周玉山》國考改革勢在必行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燒,考選部昨天報告國家考試各項應變措施,即將登場專技考試,一律自行攜帶並配戴口罩入場應試。至於3月之後舉行的各項國家考試,會視疫情發展調整。(本報資料照片

考選部告訴我們,至民國108年底,國家考試典試人力資料庫共納3萬3367人,內有2萬9860位爲適格人員,從100年到107年,每年國考遴聘3000人到3400人之間,佔資料庫全體人數1成左右。正因資料庫的有容乃大,方能遴選出較佳的人員,值得稱許。

其中典試委員約1000人,命題委員超過2500人,閱卷委員近3000人,後者是典試人力需求最大者,整體業務的繁重可以想見,不容任何差錯。若出題雷同評分標準寬嚴不一,或顯有錯誤狀況,經審議依情節輕重,記錄爲暫時不宜遴聘、停止遴聘1到3年,或永久停止遴聘等。這樣的規定堪稱嚴謹,但並未能治本

我想起擔任典試委員長的難忘經驗。前幾年新聞類組的某一考科,排名前2位的命題委員先後婉拒,只好邀請第3位命題。我在闈場審題,發現正副8題中,4題雷同,2題是考古題,因此無法推出4個考題。緊急聯絡後,幸而第1順位的教授及時義助,第2天就收到精彩的命題。我想到趙麗雲委員所提的低酬勞現象,幾乎40年如1日,何時方能改善?

大部分的委員並不看重酬勞,而在爲國掄才,結果我們視爲理所當然,不思調待遇,毫無誠意可言。時至今日,專技高考申論題試卷,閱卷費每本仍只有65元,普考更只有60元,可謂「斯文不如掃地」,令人悲哀。「先祈求你的衣食,再祈求你的天國」,考選部可否打破慣例,積極爭取經費,讓大家刮目相看?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日前公佈,109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數學15級滿級分達1萬4489人,佔所有考生的11.22%。大考中心坦言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未來將設定學測各科滿級分的人數目標,並加強行政檢核,落實試題的鑑別度與穩定性。命題有數個檢核點,如審查題目、命題支援、闈內試考等,但這次未發出警訊。中心提出改善方向,未來將依招聯會招生篩選的需求,持續提升題庫試題的質量,同時也會加強上述的檢核,可供考選部參考。

國考專技人員考試的及格制有3種:總成績及格制、科別及格制與固定比例及格制,某些科目及格率時有暴漲暴跌的情形,考選部似乎「處驚不變」。題目的信度效度,以及分數標準化,也缺乏長期細緻的檢討。典試人員出問題時,雖然日後不再遴聘,然對國考的權威已造成傷害。

多數應考人不是一試上榜,每年難度與給分的尺度不一,就被視爲考試不公。人出問題,制度把關,國考一系列的數位轉型,如數位化考選平臺、申論題線上應試等,都要從基本做起。提高典試工作人員的待遇,建立試題的信度效度,考選部勢在必行。

作者爲考試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