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很難防?正確教養就是最強剋星

社會變遷影響蛀牙率攀升爲什麼臺灣幼童的蛀牙率會那麼高?臺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謝承祐表示,其實歸咎部分原因,是由於臺灣社會的環境不斷在變化:1.便利商店林立比如從前阿公阿媽的年代,可能住家附近頂多一兩家「甘仔店」,現在卻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四處林立,還可能同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家,所以每個家庭能夠取得糖果零食管道實在太便利了。2.含糖成分不同更糟的是,現在各式各樣含糖的食物飲料,不但種類繁多,成分也和以往不同,大多是精緻糖或果糖成份,都比從前單純的蔗糖牙齒危害更大。()3.隔代教養問題再加上現代社會往往是雙薪家庭,許多小朋友都是託給長輩照顧,而爺爺奶奶總是疼孫,很容易就會放縱幼童盡情享用各式各樣的甜食,或是未正確規範幼兒飲食習慣,一整天想吃就吃,嘴巴沒停過,牙齒也無法休息,便會造成日益嚴重的蛀牙情況。

蛀牙的天敵來自正確的教養既然社會環境的變遷也助長了蛀牙的發生率,許多家長可能會認爲,小朋友蛀牙是很普遍的現象,完全零蛀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然而事實上,要蛀掉一顆牙,必須要有「食物」、「細菌」、「時間」3大因素,缺一不可,並不是那麼容易就會發生蛀牙。知己知彼—瞭解蛀牙的真正成因所以,即使食物附着在牙齒上,若沒有細菌進行分解,是不會有蛀牙的;而且就算有細菌在口腔中分解食物產生了酸,但只要馬上刷乾淨,讓酸沒有時間和牙齒長時間接觸,也是不會有蛀牙的。因此,如果要形成蛀牙,首先必須要有食物的殘渣積留在牙齒表面,而後形成蛀牙的細菌便會利用食物殘渣作爲營養來源,不斷繁殖增長,同時製造酸性物質,這種酸與牙齒接觸之後,會慢慢溶解牙齒的鈣質而形成齲蝕,纔會產生「齲齒」,也就是「蛀牙」。

百戰百勝—針對蛀牙成因一一擊破瞭解了蛀牙的真正成因之後,家長便可以針對蛀牙的3大因素一一排除:(1)慎選食物,均衡飲食除了控管易蛀牙食物的攝取量(比如所有含糖的食品與飲料、黏滯性高、或精製糕餅類),也要重視「食育」(飲食教養)對孩子重要性,養成不偏不挑、均衡飲食的好習慣。(2)徹底清潔口腔,防止細菌滋長每個人口腔內都有細菌,但是種類和數量會因人而異。如果口腔清潔做得好,有益細菌就會比較多,可以抑制有害細菌。反之若口腔衛生沒顧好,致齲細菌就會比較多,發生蛀牙的風險自然也相對增高。(3)避免牙齒長時間與食物接觸儘量減少食物停留在口中的時間,所以三餐定時定量是必要的,正餐最好在30分鐘內吃完,而且只要有飲食一定要儘快漱口刷牙。若孩子想吃點心,也可集中在正餐前後一起吃,避免零碎和過長的進食時間。

採訪撰文邱平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謝承祐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梳化/羊羊演出/甜心寶貝林苡霏Sophie、漂亮媽咪林美晴Sunny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7年4月號。http://ne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