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銳設計師張馳:留學重在培養審美

本站教育獨家專訪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教育報道 張馳很忙,他正忙着“設計”《女神新衣》。

他被媒體稱爲“中國頂尖先鋒設計師”;他擁有自主時裝品牌“ChiZhang”。

《女神的新衣》是國內首檔明星跨界時尚真人秀節目,節目由“24小時製衣+T臺秀+競拍”等環節組成。與張馳搭檔的女明星張馨予。

《女神的新衣》節目籌拍之前,張馳接受了本站教育頻道的專訪。訪談中,他並不認爲自己是一個熱衷於社交活動的人。

訪談中,他着重聊起了自己當年在意大利殿堂級學府——馬蘭歐尼學院(IstitutoMarangoni)留學時的體會、他對中國設計“理想”的憧憬與捍衛以及他對國際時裝週的一些看法。

對於張馳而言,留學意大利,很大的收穫是一種對審美的培養。“上學期間的每一件設計作品老師們都會尖叫着說‘太棒了’,真的,每次都是這樣。這對自信心的灌輸,非常有幫助。”

聊到“Chi Zhang”品牌的未來,張馳有自己的設想:要讓中國的這一代年輕人爲“Made inChina”以及“中國設計”感到驕傲,進而去消費它。“不要總是說國外東西就一定好,我希望能夠改變國人的消費消費觀念”。

這是張馳的個人願景,有可能是中國設計師羣體的共同命題。

關於留學

外籍老師擅長爲學生“打氣”

本站教育:網絡上的資料以及一些媒體的報道,給你的定位涉及到兩個關鍵詞:先鋒和新銳。你個人認可這樣的概念嗎?

張馳:如果大家是那麼認爲的話,我覺得就是那樣的吧。對於我來講,我的設計是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對世界的理解就是用時裝來進行最直接的表達。對於我的時裝秀,我不會用特定的語言去描述它。先鋒也好,新銳也罷,這些描述詞都是留給觀衆的。

本站教育:你在意大利留學時,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內容給你印象最深,並影響了你以後的設計風格?例如學習環境或者教學理念

張馳: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對審美的培養,這是很大的收穫。論成績,我一直在我們班排第一,老師一直表揚我“太棒了”。上學期間的每一件設計作品,老師們都會尖叫着說“太棒了”,真的,每次都是這樣。這對自信心的灌輸,非常有幫助。當然,我對自己的設計,也一直非常充滿自信。

本站教育:剛纔你提到,在意大利留學時經常拿第一名。通常,針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會對其職業未來給出相應的建議。

張馳:在意大利,不是這樣的。作爲一個國際學生的話,不可能經歷這種情況。同老師關係非常好,那是在課堂上。下課後,我還是與同學們一起吃飯,沒有那麼多事兒。應該不像是在中國,老師會告訴學生以後應該怎麼怎麼樣。師生之間可以是朋友,但是年齡並不一定代表着經驗豐富。在時裝設計這個領域,二十多歲的設計師的作品不一定比三十多的設計師作品遜色。每個人的經歷是不一樣的,設計的作品是不一樣的,感觀也是不一樣的。

關於社交

大品牌合作看重設計師品質

本站教育:我發現張弛先生比較熱衷於社交活動。當社交活動結束之後,你還有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完成時裝設計。在我看來,設計師終究還是以作品說話,而不是以社交活動來宣傳自己。

張馳:你從哪兒知道我特別熱愛社交活動的。

本站教育:看你的微博,自然就知道你熱衷於社交活動。

張馳:是嗎?

本站教育:OK,你不認同你熱衷於社交活動的說法。那麼,你目前會忙着進行時裝設計嗎?

張馳:我認爲是這樣的,因爲我的設計靈感是來源於生活,我接觸到的人,我見到的事兒,我讀的書,我參加的活動,都會間接影響到我的創作。我認爲,對於一個設計師而言,需要不斷同外界交流,更好理解這個世界,再去設計自己的作品。這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性的、市場化的設計師必須做的事情

本站教育:在採訪你之前,我翻閱了很多報道你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一本雜誌的外籍主編寫的。文章中評價張弛時稱“(他)展現了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吸引贊助商的能力。”路虎、雷克薩斯等品牌就贊助過張弛。這些大品牌看重張弛的哪些品質?

張馳:這個,我還真不知道,確實不知道。從品牌跨界的角度而言,其實,我覺得每一個大品牌,在找藝術家或者設計師做跨界活動時,肯定要發現這個人本身的一些特質,能夠符合品牌所希望倡導的調性。可能這些大品牌覺得我身上有某些品質是符合品牌的調性。

關於設計

推崇中國設計不代表有龍有鳳

本站教育:談到靈感,你最近一兩年的時裝設計與環保理念緊密相連。這種靈感,讓人想到我們現在所處的糟糕空氣環境。

張馳:對。2011年,我做了一場時裝發佈會。那時,北京的空氣污染話題,很少有人去關心。那時,一想快到2012了,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嘛,我就希望操作一季與“世界末日”有關的主題時裝秀。在那場秀上,所有的模特都戴着真實的防毒面具走秀。於是,在整個業界造成了轟動。在場的好多人對這樣的細節依然記憶猶新。接下來的這兩年,大家都在熱議北京的空氣污染問題。很多網友戴着小的防毒面具,在社交網絡上@我,說:你看,這像不像你時裝秀上的防毒面具?這引發了我的思考,爲什麼大家都把我跟防毒面具聯繫在一起,會認爲防毒面具就是我?我周圍的朋友也是這麼想的。

這個時候,我的時裝品牌“ChiZhang”處在一個向市場化過渡的進程中。2011年1月,針對我和防毒面具之間的關係問題,我做了很仔細、很深入的研究。我也請了藝術家朋友、平面設計師朋友,與我一起探討如何將防毒面具變成我的符號,變成一個可傳播的、非常直觀元素,與此同時,它還要具備時尚度。隨後,我做了很多次的嘗試,如果只是把這個防毒面具進行拍照,隨後印到上衣上,它會表現得很生硬。它沒有具備時裝化的東西。時裝化的東西是很不一樣的,所以引入一些女性化的元素,例如花啊、草啊。具體設計時,出了很多很多的版本。試驗了三個月之後,才做成現在這種有防毒面具元素的時裝。

本站教育:有沒有想過防毒面具之後,張馳時裝設計的代表性元素?

張馳:說到我的設計,原來外界對我的瞭解是錯位式的剪裁。不規則的剪裁是一個非常直觀的瞭解。不過,這種表達是無法具象化的東西。但是,防毒面具就是很具象化的東西。我覺得,“Chi Zhang”這個品牌的未來調性,就是這種具象化的表達。

我是北京人,我更多傳播的是中國文化,推崇的是中國製造。我們品牌未來主要的一個Slogan,也可以說是一個概念主心軸,就是“中國製造”。這與我的成長經歷有關。就拿現況來說,我們的高級時裝一直處在一個洋務運動的“崇洋媚外”過程中。很多人認爲,國外的就一定好,面料要國外的。搞得設計師現在也用英語名。從我的角度來講,我是極力想改變這種狀況。

我覺得,中國文化本身、中國文字以及漢語拼音,可以做得很時髦。這些是未來的“Chi Zhang”品牌發展的主調。我要展現中國新生代的創造力。我推崇的中國設計,不是有龍有鳳有刺繡的那種,而是展現新時代,是21世紀的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交融

關於時裝週

評價國外時裝週要有自我思考

本站教育:張馳先生剛纔說到一個現象:當今的一些國人一說到面料就想到國外的面料,一提到設計就想到國外的設計,一聊到時裝週就是國外的時裝週。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也有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留學經歷,如果沒有這段留學經歷,可能在中國時裝設計界就沒有張馳這個人。那我也可以說,張馳先生也是比較崇尚西方教學的。

張馳:我是這麼理解的,即我們現在的這種審美,我們現在的這種服裝審美是被西方統治的,對不對?你(指採訪張馳先生的本站教育特約主筆方李敏)現在穿的這個Polo衫設計以及品牌,都是美國的。這不是中國式的東西。這是現實。

不過,說到留學,學習先進的思想、文化,這並沒有錯,因爲人家確實有先進的東西。你只有學習當下先進的語言、先進的思想、先進的世界觀,你才能設計好的東西。我是中國人,我是北京人,我很小的時候走出去,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受到西方世界觀的影響,接受西方美學的薰陶。當兩種不同文化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我就會去思考。一定要知道我們什麼地方是弱的,什麼地方是強的,於是,我們要不斷地改進自己,但這不意味着只會崇洋媚外。

本站教育:中國的媒體越來越關注國際時裝週。作爲設計師,你怎麼理解國際時裝週?你會藉助國際時裝週,來爲你的時裝設計尋找一些幫助性的元素嗎?

張馳:肯定會。很多人去時裝週這事兒,不能與崇洋媚外劃等號,所以不應該去鄙視這些參加時裝週的中國人。但是,還要說的是,去了時裝週,也並不是一件讓人自豪或者讓人充滿驕傲情緒的事兒。去學習是好的,不過,還要回過來看看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怎麼能夠改進自身的時裝設計。

我們要思考自身怎麼能夠發展,如何實現進步,而不是一到那兒就認爲國外的就是好,我們中國的都是“屎”。我面料一定是國外的,即便用了中國的面料,也說用的是國外的面料,這就是特別可怕的事情。

我覺得去時裝週,去看“高定”,都很好。確實,我剛纔說了,他們的思想和設計理念,的確很先進。我們中國的媒體多去國外看,把這些新鮮的資訊帶給關注時尚的廣大中國年輕人。信息越來越開放,我覺得特別好,這個是要肯定。然而,不能誤導性地說,國外的時裝週或者設計就是“神”,中國的都是“屎”。我一直強調的是,評價國外的東西,一定要有個度,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知道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