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聘任女性獨董的意義與效能

隨着ESG永續議題在全球資本市場持續發酵,董事會性別多元化和企業中女性高階主管的比例逐漸成爲焦點。圖/Freepik

根據淡江大學AI創智寶庫平臺,由中華獨立董事協會委託進行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旬爲止,臺灣上市公司女性獨立董事共計460人、佔比13.56%;上櫃公司的女性獨立董事則有381人、佔比13.73%;而興櫃公司的女性獨董則有133人、佔比16.15%。儘管臺灣在這方面確實取得了些微進展,但其幅度並不顯著。

隨着ESG永續議題在全球資本市場持續發酵,董事會性別多元化和企業中女性高階主管的比例逐漸成爲焦點。近期,臺灣上市櫃公司女性董事的比例逐漸攀升,超過70家公司已由女性擔任董事長,女力崛起爲臺灣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成爲未來投資人的重要參考指標。

■增加女性董事佔比 大勢所趨

爲了加強董事會性別多元化,鑑於女性董事已成爲國際趨勢,金管會於今年3月發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以提高女性董事的比率。該方案採取多項措施,包括:首先,自今年起,申請IPO的公司應至少委任一名女性董事;其次,自2024年起,上市櫃公司應在董事屆期完成時至少委任一名女性董事;最後,自2025年起,若女性董事比例未達三分之一,公司必須在年報中揭露原因及改善等措施。這些措施旨在推動董事會結構的性別平等,使其更趨向國際標準。

然而,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在2022年6月達成政治協議,同意實施性別配額,要求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大型上市公司必須在2026年6月30日前,將女性在非執行董事席次中的比例提高至少40%,或者佔全部董事席次的33%。在亞太資本市場方面,馬來西亞正在積極實施董事會中女性董事佔比需達30%的政策,而印度則要求每家公司至少有一位女性獨立董事。此外,依據2021年東京證交所新修訂的公司治理守則,東京證交所第一級上市公司中,已有1301家公司(佔比超過7成)任命了女性的外部董事,相較十年前,該數字大增19倍。

由上述趨勢可見,董事會性別多元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獨董」相對於女性「董事」更爲具有代表性,因爲女性董事多數在上市企業擔任執行業務的高階主管,例如財務長、會計主管或行政長,不屬於非執行董事。「女性董事」和「女性獨董」,兩者在獨立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也直接影響了她們在董事會中的發言力道和影響力。爲何有必要提高女性非執行董事或獨立董事的比例呢?

■性別多元的董事會 有助企業經營

首先,提高性別多元化可以豐富董事會的策略與溝通模式。單一性別的董事會容易陷入相似的思維或溝通模式,帶來較爲單調、傳統、同質化的想法,容易受限於羣體思考。相對而言,性別多元的董事會更能帶來富有想像力的策略建議,提升企業的創造力與溝通效果。

其次,董事會性別多元性與企業ROA(資產報酬率)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關係。專家統計顯示,性別多元的董事會對企業ROA資產報酬率產生積極影響力。女性的認知模式和人力資本對於提升公司營運表現具有有利效果。

第三,提高性別多元性能夠提升企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研究機構的調查指出,由於獨董在公司決策背景方面瞭解有限,且受制於公司資訊的限制,獨董在做決策時傾向於以易於衡量的數據爲基礎。相對地,內部董事和大股東對決策過程有深入瞭解,更願意考慮有助於評估決策的因素。女性擔任外部獨立董事能夠提供不同的思路與策略,增加企業資訊的質與量,成爲決策的重要參考。最後,女性參與董事會有助於提升公司的財務會計利潤。女性獨董因價值觀、認知意識和人力資本的不同,能夠在董事會中展現顯著效果,特別是在關注財務會計報表、具有高度敏感度和即時反應性方面。

基於上述理由,筆者大膽建議參考國外成功經驗,透過立法、政策規範,或將其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項目的方式,逐年逐步提高女性獨立董事的席次。這不僅有助於厚植性別平等的社會意識,也讓更多投資人瞭解多元融合的董事會對企業的意義與效益,進而支持女性獨立董事的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