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防震意識的向下深耕
小學生們在老師引導下,戴上防震頭套演練地震逃生流程。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12月10日晚間9點19分,鄰近宜蘭且位於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7,多達11個縣市最大震度達到4級。當天除造成部分縣市有鷹架倒塌、電梯受困、電纜線斷落、住戶停電、磚塊掉落地面等狀況發生,也造成捷運採取緩慢行駛、部分列車延誤。從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2020年的資料顯示,10日的地震是2020年規模最大的地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至2020年12月10日,共有5起規模6.0至6.9的地震。全世界有超過70%以上的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如2004年規模9.1的南亞大海嘯、2011年日本規模9.0的東日本大震災,而臺灣正是其中的一份子。此次全臺有感地震,不禁回想1999年9月21日發生的大地震,規模7.3,死亡人數高達2,455人,失蹤人數達50人,房屋全倒3萬8,935戶,半倒有4萬5,320戶,造成臺灣嚴重的災害。
審思臺灣之外,也能從日本的311地震、海嘯等複合型災害中瞭解與學習。就學校方面而言,日本釜石小學的孩子們生存率高達99.8%,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羣馬大學片田教授防災觀念的向下紮根、該市教育領導者有着讓孩子具有守護生命能力的思維,逐漸改變學校老師、孩子們的認知與行爲,如開發防災教材,放學後的海嘯避難訓練、繪製自己的安全地圖等,因此184個孩子在311災害中靠自己的力量存活。
再從企業來看,臺積公司在歷經921地震後,逐步強化面對地震的管理措施,如檢視廠址最具危害潛勢並分析、採用高於現行法規的機臺設備防震固定措施、部署地震預警停機系統等,後續更加強專家諮詢、明訂各組織權責與運作程序且逐項演練,因此在10日的地震中就可以發現該公司按照內部程序疏散人員,且展現面對地震時預先準備的成果。
地震等複合型災害是我們急需面對的挑戰,且不僅是組織、團體需要去努力,乃至於個人都需要學習,因此建議相關單位於未來可以採取下列幾項措施,第一方面各層級領導者或指揮官應展現對防災的重視,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者需能透過多元社羣媒體等管道表現出防災的態度與價值觀,除了影響身邊個人,也會外溢影響至整個社會與國家。
第二方面應由教育部統籌邀集相關部會建立防災溝通平臺,且致力於防災教育體制的建置,在學童求學過程中,未來教育單位應導入防災課程及適合各年級的教材;並派任專職授予學童防災知識的老師,定期引領正確的防災行爲,乃至於有父母與社區一同參與。
第三方面,建立多元防災資訊平臺,從工業革命時代到現在的智能時代,現今物聯網、雲端運算等科技不斷蓬勃發展,應於許多層面設立物聯網等技術,以利於天然或人爲災害造成之衝擊時,各單位指揮官乃至於個人都能迅速瞭解周遭資源與狀況,除了能保存自我性命、協助他人並能投入救災的行列。
反思過去災害發生之時,水電力壞損、醫療資源缺乏、物資供給中斷等狀況層出不窮,從中央到地方很難第一時間多方面掌握各地確切資源與災損狀況,而以半導體等高科技立足世界的我們,未來除了從設備硬體提升外,亦應從防災教育體制、價值觀、態度等層面紮實向下深耕與着墨,才足以因應未來複合型災害的衝擊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