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打破數據孤島 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倍增器”作用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 (慄翹楚)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逐步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迎接數字時代,如何更好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近日,多位業界專家學者齊聚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可信AI專題論壇,就數據流通、共享、融合等方面展開熱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倍增器”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雲鶴視頻發言中表示,在人工智能走向2.0的發展中,數據和知識是兩個最重要的關鍵元素。處理大數據和處理多重知識,形成了AI發展的兩類核心技術。作爲一項我國原創、自主可控的技術,知識聯邦的設計理念受到了人工智能發展歷史的啓發和影響,有望成爲推動大數據智能突破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爲中國率先發展下一代可信AI做出貢獻

潘雲鶴院士還指出,未來10年中國的人工智能2.0發展,既要提出新的理論,又要產生創新技術,還應有突破性的應用場景。因此,我們應大力培養人工智能的一流人才,構建AI+X的發展生態,在大學科研機構政府產業之間形成一種新型協作體系,共同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的創新與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醫學所所長、國科大腫瘤醫院院長譚蔚泓在視頻發言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成爲全球各國的戰略焦點,已經開始在智慧醫療、藥物發現、普惠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生命科學涉及個人的方方面面,既要大力發展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推動下一代知識驅動的人工智能的突破,又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切實維護公民隱私,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知識共創可共享。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作爲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各個行業、產業中產生着越來越深的影響。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7.8%。

科技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ACM中國理事會常務理事嵇智源在致辭中表示,尋找人工智能時代隱私保護、政府監管、商業訴求的平衡點,已經成爲產學研各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可信AI”的理念逐漸成爲全球共識,也成爲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據要素具有邊際成本低、規模效應大、流動性高、可複用性強等區別於傳統生產要素的新特點。然而,信息數據作爲有價值的資產,在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和共享等各個環節都面臨着新的安全風險與挑戰,同時數據的隱私安全問題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社會組織管理、商業業務價值創造急需解決的痛點

同盾科技聯合創始人、CTO張新波表示,同盾科技基於知識聯邦技術打造安全可信AI生態系統,可實現安全可信的知識提煉與共享,賦能其他產業發展。

爲了更好的服務知識聯邦各環節的開發者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更全面的支持互聯互通、協同發展,同盾進一步提出了“InceptionAI天啓可信AI開放操作系統”。這一系統不僅實現了用戶和各種傳統硬件資源之間的交互,更管理了知識聯邦中各種任務聯盟進程和安全合規的虛擬大數據。

“下一代可信AI預計會融合前面近百年的人工智能技術,達到很有知識、很有感覺、擅長推理決策。”同盾科技合夥人、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李曉林教授認爲,數據作爲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成爲驅動技術革命和重新定義人類社會未來的新動力。近年來,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也越來越完善。作爲新型生產力的人工智能,迫切呼喚新型生產關係的支撐。

“作爲一種安全的數據和知識交換框架體系,知識聯邦技術保證在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知識的提煉與共享,賦能基於數據驅動的公共服務商業活動學術研究,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倍增作用。同時,知識聯邦通過支撐數據新型生產資料在時空上的安全流通、轉換、交易來實現價值,促進人工智能新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爲數字中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李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