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米自己種 作夥來後壁種田

第一次參加「作夥種田活動朋友,不純熟的動作一旁指導阿公阿嬤看了頻頻出嘴指導。(劉秀芬攝)

後壁臺南知名稻米產區南臺科技大學藉由教育高教深耕計劃,帶領學生創業團隊「來坐農創工作室」與後壁頂長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完整農期田間體驗活動「作夥來種田」,16日近50名大小朋友趕在元宵前,手忙腳亂地插下第一期稻作秧苗

「作夥來種田」活動內容分成3個階段,從立春雨水的插秧,清明穀雨的田間照護,到芒種夏至的收割,要讓參與者在不同的稻作農期間,深刻體會農民耕種的辛苦歷程食農教育的重要,6月底活動結束後,參加者還可抱回6公斤自栽自割的無毒有機米。

永康來參加活動的王媽媽表示,老家臺東池上也有種稻,都已經機械化,所以很想讓小孩參加此類活動,但常常錯過訊息,這次終於報名成功,全家連阿嬤都一起來參加。住臺南市的徐小弟弟還在念幼兒園中班,跟爸爸一起來參加活動,雖然軟爛田泥深到他大腿,他還是勇敢的下田體驗。

今年的立春是2月4日,長短樹頂長社區依照自身農事經驗,於每年元宵節前必定完成插秧作業,「作夥來種田」稻作農期活動設計,除了能讓參加民衆深刻體會稻作的成長、無機器時代古人耕種的智慧外,還可品嚐鍋巴飯、米食料理、割稻飯,再自行設計裝米米袋

「作夥來種田」的指導老師曾碧卿表示,臺灣鄉鎮高齡化、少子化與城鄉失衡的問題嚴重,頂長社區就是其中一例,爲鼓勵青年返鄉深耕在地,學校也不斷思索,該如何引導學生進入有需要的場域,希望透過此類活動與地方營造,瞭解社區真正的需求與價值,和社區共同打拚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