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心》效應 網友揪紐時162年前文章錯字

電影《自由之心》劇照。(圖/威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獲得奧斯卡本屆最佳影片的電影《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引起民衆瘋狂討論。美國一名網友在推特(Twitter)發文,發現《紐約時報》1853年1月20日發表的一篇報導中,把主人翁名字拼錯了。《紐時》4日特別針對161年前的這篇報導公開刊登更正啓示。

這則「老」新聞罕見的被翻出來討論,就是因爲《自由之心》太紅。《紐時》當時的報導描述,一位非裔美國人所羅門‧諾瑟普(Solomon Northup)被綁架並賣去當奴隸故事。報導中提及主人翁的名字時,新聞標題寫成Northrup,在文章內容寫成Northrop,2次拼錯名字。

一名推特用戶Rebecca Skloot揪出錯字,她是《亨麗埃塔‧拉克斯的不朽生命》(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的作者。在《紐時》公開修正後,Skloot在推特上留言「挺諷刺的,因爲我自已的拼寫檢查和校對都做得不好」。

《自由之心》,改編自勇敢爭取自由的真實勵志故事,描述美國內戰前夕,一名居住在紐約的自由黑人男子所羅門‧諾瑟普(奇維託艾吉佛 飾),一夕之間人生變樣,他慘遭到綁架販賣爲奴隸,他得屈服於殘暴無道的奴隸主愛德溫艾普麥克法斯賓達 飾),以及暗無天日的無數苦難,長達十二年的奴隸人生,他始終沒忘記渴望自由的心、渴求重返自由的人生,直到他遇見了來自加拿大主張廢奴善心貝斯布萊德彼特 飾),電影將於2014年3月14日在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