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 建商站海嘯第一排

各建商公會對囤房稅2.0評論

行政院會6日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囤房稅將改採「全國總歸戶」並提高稅率最高至4.8%,站在海嘯第一排的建商首當其衝,引爆不動產業各公會嚴正抗議。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砲轟,質疑「爲什麼建商房子賣不出去要被課囤房稅?難道汽車賣不出去,也要課囤車稅嗎?」

未售餘屋稅率應調降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此次修法打擊面最大是建商,且用「戶數」而非「價值」來決定稅率,並不符合財產稅課徵法理,對於偏遠地區民衆也造成相對剝奪感;另外建商身爲起造人,投入勞資興建房屋,並非購入囤積,竟要被課徵高額囤房稅,對生產事業非常不公平,更造成成本堆積。

陳勝宏疾呼,建商未售餘屋屬於存貨、並非囤房,不應該加諸懲罰性稅負。陳勝宏說,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主張,應將第一次起造的建商排除在課稅對象之外,且建商2年後未售餘屋的稅率不應提高,反而應降到1.2%。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對囤房稅2.0修法也表達反對立場,坦言新法一旦上路,房東所增稅負將轉嫁租戶,預估兩年後房租將大漲逾5%,可說是欺負年輕租屋族羣的政策,呼籲立委應在審議時反對此案。

業者看建商快被打趴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直言,囤房稅率調升,房市買氣一定會受到嚴重衝擊。陸炤廷認爲,新法首當其衝的將是在高雄亞灣、農16、美術館特區投資興建豪宅的建商,若不降價出售,房屋的持有成本將大增;此外,以投資客爲主要買家的建商,也將成爲另一受創對象。他指出,囤房稅2.0版,加上先前的土建融成數降低、特定地區第二戶限貸最高7成等「打房連環拳」,就算以自住客爲主要買家的推案建商也都難逃受打擊命運。他無奈表示,房市、建商真的已被打到「快趴了」!

恐無助年輕人買房

至於新政策會不會逼出多屋族釋出手中房子,進而引導房價下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言「不會」,彈性供給較大的區域,例如捷運站附近精華地段、科學園區等擁有大量就業人口區域,稅負很容易轉嫁在售價或房租上,加重課徵囤房稅只會造成轉嫁,對於提高年輕人買房能力一點幫助都沒有。

何世昌指出,囤房族一旦被全國總歸戶,並適用最高4.8%稅率,並不會逼出多屋族把房子拋售出來、更不可能便宜賣,最終還是會層層轉嫁到最末端的租屋客身上,若「高租金時代」來臨,租屋族將變成房東與政策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