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糉子口味PK!中部糉「滿滿人情味」屌打 網笑:這船會沉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端午節到了,網路上又掀起「南北糉子之戰」,不少網友討論究竟是先把米飯與料炒過後再包入糉葉的北部糉好吃,還是用純糯米下去蒸的南部糉受歡迎?對此,知名臉書插畫粉專《10 Seconds Class - 10秒鐘教室應景繪製常見的10種糉子,排排坐在龍舟上,由北部糉領頭,卻意外發現滿滿情味的「中部糉」隱藏其中,背後的「淵源」也讓網友笑歪:「中部糉上去船應該會沉哈哈哈」。

▲端午節到,你今天吃糉子了嗎?(圖/記者孫若蜜攝)

知名臉書插畫粉專《10 Seconds Class - 10秒鐘教室》近日爲因應端午節的到來,特別整理出10種常見的糉子:「糉子,又稱糉,即爲『蘆葉裹米也』。是以米爲主,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的食品。糉子爲端午節應景食品,而臺灣糉的做法主要源於江浙,再經過各地的文化與飲食差異,衍伸出多種做法。」

▼10種糉子口味PK,你最愛吃哪一種?(圖/《10 Seconds Class - 10秒鐘教室》授權提供)

10常見的糉子(中國地方性糉子種類過多:嘉興湖州、廣東及廈門等故不列入):

1. 北部糉:特色是將米飯與料一同炒過後,再放入蒸籠蒸熟。2. 南部糉:將生半熟的米與餡料放入糉葉後,以滾水煮熟。3. 中部糉:出自PTT,不能說太多,不知道的自己上網查。4. 野薑花糉:以野薑花葉包裹,香氣特殊,爲新竹名產。5. 阿拜原住民特有食品,貌似糉子,由來與端午節無關。6. 鹼糉: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製成,通常會沾糖或蜂蜜食用。7. 冰糉:外皮樹薯粉、太白粉等製作,也有加入冰淇淋的。8. 粿糉:又稱客家粄糉,將糯米粉製成團後包裹餡料。9. 馬來糉:新馬印尼等地歡慶伊斯蘭開齋節所使用的糉。10. 越南糉:越南春節時的重要菜色,特色爲形狀方正

其中最受網友矚目莫過於被稱爲「波塊」的「中部糉」,臺語稱爲肉糉角。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其時常被用來暗指「別招惹不該惹的人,否則會被抓去做消波塊丟到中部海邊」。從此就被網友用來提醒別亂說話,以免得罪黑道被製成大型消波塊,因此纔會有「不能吃的中部糉」加入競爭行列。

▼在臺灣,消波塊又被稱爲「中部糉」。(示意圖/記者董美琪攝)網友看完中部糉笑歪:「大家都有剖面圖,就只有充滿『人』情味的中部糉沒有」、「中部糉上去船應該會沉哈哈哈」、「消波塊跟慶記麻辣鍋」、「中部糉吃下去會聽到海哭的聲音」、「中部糉太有梗」、「有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被中部糉戳到笑點啦靠」、「滑向定點,再由中部糉帶領投河...」、「中部糉纔是最有靈魂的糉子!」、「中部糉這樣有平衡?」。也有網友敲碗:「馬祖糉表示被遺忘了」、「恆春半島的月桃糉呢?」、「你把湖州糉放哪去了?廣式蒸裹糉?日本紅豆糉?」、「東部這邊也一堆中部糉耶~~~」還有網友戰南北:「爲啥是北部糉領頭~~~??」、「北部糉只是包在葉子裡面的油飯」、「北部糉不再船上,是不是因爲妾身未明」、「油飯就油飯不要混進來還厚臉皮當領頭得好嗎」、「感覺南北反了」、「只喜歡南部糉」。

《健談》撰文指出,由於糉子多以糯米制成,且通常偏油、偏鹹,哪些人吃糉子時應多加留意呢?鄭欣宜營養師表示,若有三高問題、糖尿病或是腎臟病病友糉時都應淺嘗即止。如有腸胃功能不佳者,建議可先從半顆少量開始攝取,避免一次攝取過多導致胃脹氣等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