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國產食材竹市每日驗菜 教育部清晨視察營養午餐

教育次長清華(右)5日至新竹市民富國小視察午餐廚房食材驗收與實際執行狀況。(陳育賢攝)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左)5日一大早在新竹市市長沈慧虹(中)的陪同下,至民富國小視察午餐廚房食材驗收與實際執行狀況。(陳育賢攝)

因應萊豬開放進口,教育部次長蔡清華5日一大早在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的陪同下,至新竹市民富國小視察午餐廚房食材驗收與實際執行狀況,包括3章1Q、食材品項、食材重量,驗收紀錄,讓學生在校一定要能享用國產在地優良食材。

爲讓學生在校能享用國產在地優良食材,全國22縣市3368所國中小配合教育部修正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範本)」,新竹市更已於去年12月20日完成全市所屬46間學校的營養午餐換約作業

市府表示,今天視察的民富國小爲自設廚房學校,於1986年開辦、2005年改建,目前以「公辦民營」方式辦理供應全校約2400名師生營養午餐,並依據學校衛生法設有1名公職營養師負責監督與管理午餐業務

副市長沈慧虹表示,今天來到學校廚房,大家以爲很早,但是學校營養午餐的日常都是從這麼早開始,2017年教育部與農委會要推行4章1Q,新竹市率先試辦,市長林智堅非常支持而且希望所有學校一次到位,去年改爲3章1Q,新竹市仍持續辦理,就是希望新竹市的孩子要吃好、要吃在地食材,希望新竹市孩子的營養健康都跑第1,爲我們新竹市的下1代吃的健康把關。

民富國小營養師張淑花指出,驗菜由營養師、廠商人員,加上學校代表3方共同監驗,這些都是每天在做的事情,現在更進步了,有校園食材登錄平臺APP可以溯源,家長在上班也可以知道孩子今天吃了什麼。

校長如茵則表示,學校午餐首重「食品安全」,午餐的1日從凌晨2點30分起由物流中心作食材初步篩選與理貨後送至學校午餐中心,交由校營養師依據採購契約規格規範一一查驗,查驗內容包含所有食材外包裝標章、標示完整性與各產品有效期限外觀完整性、產品氣味以及溫度等,爲提供最安心安全的「學童午餐」努力不懈。

教育處代理處長沈靜濤表示,新竹市的契約原本在食材的使用上就較爲嚴格,而變更的契約範本則依照教育部的建議,新增了應使用國產品的種類與未使用國產品的罰則

今年起,除契約換約外,學校使用3章1Q食材獎勵金,從每人每天3.5元提升至6元,學生午餐品質新竹市嚴格把關,期盼讓學生安心健康用餐

在相關人員努力下,完善校園食材登錄與清楚標示豬、牛肉等食材產地,並以契約嚴格規範肉類與肉類加工品一律使用國產優良產品,落實食材來源資訊透明化,學生所吃到午餐主要爲國產食材。食在地,饗當季,選用在地食材,實踐從產地到餐桌食農教育,也使讓學生吃得開心家長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