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協會 陸晶片發展 製造材料卡關

近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變化 中國躍升第一

大陸近年亟欲提升半導體產業能力以擺脫美國製衡。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15日直指問題核心,強調大陸的晶片設計不受國外製約,主要卡在晶片製造的材料,尤其光刻膠原料的取得更是關鍵

魏少軍15日出席由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提出上述看法。他稱,大陸半導體產業在中低端發展相當不錯,近些年的發展已達到讓美國擔憂的程度,因此才引起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

魏少軍舉數據爲例,在半導體產業發展方面,2004~2019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出現高速增長,產值增長近14倍,年均複合成長率達到19.2%,遠高於全球4.5%的年均複合成長率。2019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達1,446億美元,超越美國、歐洲日本,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晶片設計產業發展方面,魏少軍指出,資料顯示,2004~2019年,大陸晶片設計業年均複合成長率爲27.04%,已超越臺灣成爲全球第二大晶片設計聚集地,佔全球晶片設計業的比重由2004年的3.56%提升到2019年的42.99%。

儘管晶片設計正在急起直追,但魏少軍稱,目前的關鍵環節在於製造材料,尤其半導體制造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光刻膠部分,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魏少軍表示,突破資訊領域核心關鍵技術,打造安全可控網路資訊核心裝備,是大陸網路資訊領域的當務之急。但也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克服急功近利冒進式的發展。

2019年大陸半導體制造生產線(4英寸以上)有199條,儘管各地投資建廠熱情高漲,但有一批製造專案面臨爛尾停工。

魏少軍表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尚不會出現能夠替代半導體的其它技術,大陸應虛心向美國半導體產業學習,加大創新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