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豆腐含防腐劑、鴨血不純 北市稽查火鍋店「菜單標示也出包」

▲北市衛生局稽查一件板豆腐違法添加苯甲酸。(圖/衛生局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北市衛生局今(9)日公佈火鍋專案抽驗結果,1件手工板豆腐違規添加防腐劑苯甲酸,標準爲不得添加,已要求業者下架,並追查來源廠商開罰;另外,稽查也發現部分餐廳鴨血檢驗成分皆含有雞成分,雖然傳統習慣稱爲鴨血,但菜單僅標示爲「鴨血」未說明完整產品內容物,易使民衆誤解爲百分百純鴨血,因此已經求業者改正。

食藥科科長陳怡婷指出,本次共計抽驗58件火鍋料產品,包括25件菇類、8件鴨血、25件火鍋料加工製品豆製品貢丸魚丸、米血糕、蒟蒻、小卷),檢驗項目包括重金屬鉛及鎘、食品添加物(如防腐劑12項、殺菌劑漂白劑着色劑等)及動物性成分等。

結果信義區千荷田日式涮涮鍋「手工板豆腐」被驗出不得添加的苯甲酸1.09g/kg,來源廠商爲新北市正泉豆腐工廠有限公司,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及第47條第9款規定,可處製造業者責任廠商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目前已命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經追查產品來源爲縣市業者,已移請所轄縣市衛生局辦理

陳怡婷表示,苯甲酸可使用於「豆皮豆乾類」產品,如傳統市場販售之豆乾豆乾丁、豆乾絲、豆皮、豆包素雞等以及經過調味之完整包裝之休閒豆乾食品,其用量爲0.6 g/kg以下,不得使用於「豆腐類產品」,包括板豆腐、凍豆腐油豆腐臭豆腐等及豆漿,但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可從尿中排出,因此民衆無須過度恐慌。

另外,針對25家火鍋業者進行現場菜單標示及實際使用食材查覈,發現餐飲業者提供的「鴨血」,檢驗成分皆含有雞成分,因此也呼籲相關業者,有關「鴨血」產品標示,若含有其他雞血建議更改爲水血禽血、鴨血(水血)、鴨血(禽血)、鴨血(含雞血)等,避免誤導,以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