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諾基亞賣了 宏達電還值多少錢?

文/馬自明

微軟併購諾基亞,代表兩件事:一是一代手機霸主,如今價值也不過才72億美元;二是全球手機版圖成形,對於落後者如RIM、宏達電,情勢更加嚴峻。在RIM傳出緊急求售的時候,宏達電怎麼求生?

9月3日,微軟買下諾基亞手機事業,斥資37.9億歐元購買裝置服務部門,以及16.5億歐元購買十年專利授權,總共出價現金54.4億歐元,摺合約72億美元,新臺幣二千二百億元。

相較2011年8月,谷歌花了125億美元併購摩托羅拉,才兩年多的光景,一代手機霸主諾基亞售價竟然只有當年「小老弟」摩托羅拉的六成不到。

雖然微軟早已苦心佈局,交易細節也不盡相同,但對照谷歌併購摩托羅拉的天價顧能產業分析師呂俊寬表示:「諾基亞實在賣得很便宜!」

誰是下個諾基亞?RIM賣相 遠優於宏達電

接下來,分析師們心中浮現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當老大哥都賣了,那麼,誰是下一個諾基亞?」

綜觀全球手機廠商名單,「諾基亞第二」的答案呼之欲出,就是RIM(黑莓機)和宏達電。

RIM的資訊安全度高,曾是商界軍方最愛用的手機,但在○七年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之後,市值至今蒸發約新臺幣兩兆元;宏達電最輝煌時期,市值一度超越諾基亞、RIM,但時過境遷,宏達電市值已從新臺幣1.2兆元,如今僅剩下1116億元,不到當年的十分之一。

RIM和宏達電都是大時代下的落難兄弟,但在微軟併購諾基亞後,後市卻各有不同。併購案宣佈後,RIM股價大漲5.39%,反觀宏達電,隔日開盤卻步步走跌,最終鎖住跌停價137.5元,委賣張數竟高掛五千四百餘張。

「雖然RIM在消費機種銷售市佔節節敗退,但政府單位和企業用戶對RIM的信賴感,不易輕易動搖,」市場調查機構IDC研究經理嚴蘭欣指出,因此,RIM在商用機種和服務,對企圖切入商用機的各大廠商,深具魅力

早先曾傳出聯想曾試圖洽談收購RIM,不過RIM擁有衆多政府機密資訊,美國和加拿大政府不可能允許RIM售予中國企業,所以聯想只好斷了懸念。除了中國企業外,纔剛併購諾基亞的微軟,也可能再接再厲,併購RIM。

「微軟併購諾基亞是分別出價購買裝置和服務部門,和專利授權,RIM也可比照辦理,」一位產業分析師指出,微軟剛接手諾基亞手機廠房員工,不可能再接手RIM的硬體部門,但若RIM願意分拆出售,微軟難保不會再斥資買下商業端的應用和服務。

除微軟外,業內資深主管另指出,今年初野心勃勃進軍智慧商用機、搶RIM地盤三星,亦是最大的潛在買主之一,其他如對硬體制造興趣濃厚的臉書、亞馬遜,甚至是蘋果,都覬覦RIM背後的商用市場。

「但RIM在商業用戶的價值,一年掉得比一年快,所以微軟併購諾基亞後,RIM才急着對外找買主,」某產業分析師指出,RIM深知趁早賣還可以賣個好價錢,「再過兩年,RIM和宏達電一定比現在更不值錢!」他搖頭說。

宏達電身價今非昔比專利價值較低 千億市值不保?

因爲,微軟以72億美元併購諾基亞,像是給未來的併購案架起一道天花板。「併購出價通常會參考同業當作基準,如果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和專利授權只值新臺幣2200多億元,那事業規模和專利都不及諾基亞的宏達電,併購價大約只會有諾基亞的一半,甚至更低!」一位外資分析師表示。

以9月6日宏達電收盤價131元來看,總市值1116億元,差不多正好是諾基亞收購價的一半。若以營收倍數分析宏達電價值,會得出類似的結果。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部門的收購價,分別約是以前一年營收的0.7倍和0.3倍,假設宏達電取中間值0.5倍,以去年營收97億美元計算,價值約新臺幣1400億元,與總市值差距相近。

不過,這是假設宏達電與諾基亞、摩托羅拉相比,都有專利的價值,而今年宏達電很可能轉盈爲虧,加上專利價值明顯不如前兩者,宏達電的價值立刻會如溜滑梯般下跌。

以目前各外資分析報告,大多將目標價調降至每股100元以下,最低甚至僅有71元。換句話說,宏達電在外資眼中的價值,早已不到新臺幣1000億元, 甚至在850億元以下。(本文節錄自433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