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又晴/蔣月惠、學姊、虧雞福來爹—網紅是政途通行證嗎?

蔣月惠一夕之間大紅大紫原本女警被批得滿頭包,沒想到網民什麼都挖得出來的強大本事,也把她過去樂善好施、打抱不平的義舉全找出來,網路聲量瞬間轉向,戲劇性有如三國草船借箭一樣。

網路起家政治人物越來越多,前幾天林義豐辦場「虧雞福來爹」,讓他網路聲量迅速大漲,如果讓他多辦幾場,我相信他的聲量還會繼續累積,甚至威脅到兩黨的參選人

還有柯文哲的助理學姊」,站在臺灣政壇最亮的太陽旁邊,讓她成爲最美的月亮,或許她沒什麼政治野心,但如果她有意願的話,一旦出來選舉,絕對沒有任何黨派對手敢小覷她。

▲柯文哲幕僚「學姊」黃瀞瑩爆紅,成媒體焦點。(圖/記者李毓康攝)

並非成功保證:洪慈庸聲勢漸退燒

網紅不是成功的保證,其實之前在臺灣政壇爆紅的,還有屏東廣大興的洪大姊以及洪仲秋姊姊洪慈庸,她們都是同樣模式,先在網路竄紅,進而進軍政壇。洪慈綪成了屏東議員,卻因爲涉入工程回扣、賄選等官司,聲勢早就大不如前。

洪慈庸進入國會之後,網路聲量跟過去相比也有退燒,下一屆她還會不會再選,可能變數也還很多。

只靠光環不夠:柯塑造新政治文化

相比起來,現在依靠網路傳播,聲量不墜的網紅,我觀察大概有黃國昌王浩宇,另外還有如日中天的柯文哲。但他們在專業形象塑造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而非只靠過去累積的光環。

黃國昌主打各種弊案制度的缺陷,在立法院質詢臺砲火四射,這是他對法規體制跟制度的用心,又有法律的專業,配合上自媒體的操作,讓他維持政治熱度

王浩宇一開始靠着「我是中壢人」打開知名度,但從他的行動跟自述來看,對於基層地方的需求服務,還有天天跑攤握手的積極跟熱情,纔是他在桃園政壇真正站穩的關鍵

柯文哲就不用說,他一直能提出自己的施政成績作爲佐證,很多人不埋單,但是相對也很多人願意埋單。最重要的是,他異於其他政治人物的形象呈現,例如天天7點坐公車,加上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不煙、不酒、不好玩也不應酬,塑造了一種新的政治文化,讓柯文哲不只成爲一個市長,還成爲一種政治模式,這種網路聲量短期不可能有人超越,我也相信他的網路支持度,足夠轉化成實質選票

選戰模式轉變:用得好網軍勝記者

臺灣人公平,在臺灣不論你曾經多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保證,還是需要後續的成績來維持。鐵打的政壇,流水金童,網路這種跟藍綠傳統選戰越來越迥異的模式,效果因人而異,但是一旦有效,往往重創傳統選戰模式,不只是藍綠政壇受到衝擊,媒體傳播方式一樣得跟着改變,畢竟你養再多記者,都不會有網路網民來得更多更廣。

政黨或媒體,在網路潮流之中是順水推舟,還是要逆流而上,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是非題。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蔡又晴資深記者 。本文轉載自蔡又晴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