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必獲獎 被忽悠的不只是家長!
在高度重視孩子素質培養的當下,讓孩子學習一兩門甚至更多藝術,成爲許多家庭的選擇。一些機構抓住家長心理,組織了名目繁多的藝術類賽事,凡參賽都能獲獎,不少孩子拿獎拿到手軟。在看似光鮮的表象背後,一些家長其實有難言之隱,有的甚至大呼上當。(11月11日 澎湃新聞)
近年來,針對青少年學生的藝術類“大獎賽”氾濫,有些比賽冠以“國際”“大中華”的招牌,國際範兒十足,增強了比賽的吸引力。同時,凡參賽都能獲獎,迎合了不少家長的心理。在許多參賽孩子的家長看來,以賽促學,可以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到各地參加比賽,還可旅遊,一舉兩得。更重要的是,參賽獲獎可以增加孩子升學競爭的砝碼,甚至可以成爲升入普高、大學的“救命稻草”。
比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以賽促學,也是學習、訓練的方式。但參賽就能獲獎,降低了獎項的分量和獲獎證書的含金量,比賽被異化和功利化,失去了檢驗的意義。
儘管有專家提醒家長和學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培訓機構忽悠、裹挾,儘量參加一些公益性、含金量高的比賽,但有些家長卻不以爲然,明知是忽悠,也樂此不疲。在他們看來,雖然參賽增加了家庭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但參賽即可獲獎,物有所值,並沒有吃虧。
其實,參賽必獲獎,被忽悠的不只是家長和學生,還有學校。翻開一些學校的榮譽簿,類似的“廢紙”般獲獎證書也不少,學校還把其當作辦學水平和學校知名度的物證。
有的學校把書畫、器樂等藝術教育當作辦學特色,但由於藝術教育見效慢,難以出成果,便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採用劍走偏鋒的方式,把藝術教育速成化、功利化,不問過程,只管結果。於是,有的學校建議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藝術比賽,甚至組織學生參賽,把學生參賽的獲獎證書作爲特色教育的成果,增加學校總結的“長度”,增強學校門面的“亮度”。
在凡參賽都能獲獎的誘惑下,參賽的學生越來越多,參賽的級別越來越高,榮譽簿的厚度越來越厚,特色教育的成果似乎越來越豐。可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特色教育“成績斐然”,學生的藝術素養卻沒有見長,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沒有提升。
因此,面對參賽必獲獎的誘惑,家庭和學校都要擦亮眼睛,克服虛榮心,自覺抵制、遠離這類比賽。特別是學校,要樹立正確的成績觀,端正辦學思想,遵循教育規律,讓藝術教育迴歸本位,培養美的使者,而不是參賽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