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經濟圈誕生

川普連任失利後,十一月十二日再頒禁令封殺三十一家中國軍民融合發展企業。(示意圖/shutterstock)

川普連任失利後,十一月十二日再頒禁令封殺三十一家中國軍民融合發展企業,原來是抗議十一月十五日以中國爲主導東協十國及中、日、韓、澳、紐西蘭等十五國簽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美中大國的國際政治博弈不因拜登過去的親中立場而緩和,甚至更加暗潮洶涌。

川普在剩下兩個月任期,指派史都華擔任出口管理部首席副次長,這是先前未設置的職務,預計會在最後兩個月強化對中政策。美國總統大選前,捷克國會議長訪臺,後來歐美臺共組重塑全球供應鏈,等於是對中國的供應鏈投下不信任票事隔兩個月,中國出手反擊,以RCEP重塑亞太地區的經濟圈,排除臺灣在外,算是對歐美日臺共組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挑釁叫板

中國想要營造泛亞高鐵經濟圈

RCEP對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RCEP成員國包含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中國、日本南韓、紐西蘭、澳洲等十五國,涵蓋全球29.7%人口(約二十一億人),GDP佔全球28.9%,可結合一帶一路的高鐵經濟,成爲泛亞高鐵經濟圈,化解中國人口紅利結束的問題。再配合海南自貿港,可提升中國對東南亞南海地區經濟輻射力量,將軍事力量慢慢控制南海。

RCEP涵蓋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專業服務等多項內容,爲中國5G技術在RCEP國家中落地發展,再結合電子支付,擴大金融的影響力。在明朝鄭和下西洋六百年後,中國再一次藉着經濟力量把政治力擴及到東南亞。

所以從一帶一路的戰略思考可推測,中國下一個目標是與歐盟簽署「中歐投資協定(BIT)」,今年九月,中歐雙方宣佈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並確認加快BIT談判,力求年內完成談判目標。這是美國深陷疫情與選戰之爭,讓中國趁虛主導國際舞臺的最大損失。

石化、紡織鋼鐵等恐受影響

面對RCEP成形對臺灣產業衝擊經濟部長王美花急邀工業局國貿局開會,她指示逐項盤點降稅期程對產業衝擊影響,發現臺灣出口到RCEP商品,七成資通訊產品關稅影響不大,其他如石化、紡織、鋼鐵等三成傳產恐受影響,國貿局統計,臺灣出口至RCEP各國,會因項目及國家有不同高低稅率,紡織業平均爲6~12%,鋼鐵業5~15%,石化業5.5~15%。

RCEP佔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59%,對外投資的65%,可以說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但面對兩岸的政治立場環境,短中期內要加入可能性不高,所以臺灣的戰略目標是加入以日本爲主導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沒有中國 RCEP沒有美國

CPTPP談判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十二國,人口規模將近五億(佔全球7%),其中大多爲臺灣主要的貿易伙伴,總GDP超過十一兆美元(佔全球13.1%),貿易值佔臺灣貿易總值超過24%。

CPTPP與RCEP有約一半的成員國重疊,最大的差異就是前者沒有中國、後者沒有美國。所以就算臺灣能加入CPTPP,從人口與總GDP的角度,是無法完全抵銷RCEP的衝擊,根據國際智庫研究,臺灣若未加入RCEP,到二○三○年出口值將減少八十億美元,實質所得減少三十億美元。

RCEP對臺灣最大的經濟影響是中國與日本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歷史性的突破。以中國貿易來看,目前臺、韓與日分別有75%、76%、77%產品零關稅,未來日本零關稅商品恐拉到85%,對臺灣衝擊大。

對東協貿易而言,日本加入RCEP對臺衝擊也大,因爲臺日很多產品在進入東協市場時處競爭關係,過去臺日產品價格區間有差距,但日本若能節省關稅,就有打折空間。

臺商已前進東協設廠分散風險

RCEP完成簽署,會進一步深化中、日、韓、紐澳及東協區域連結,臺灣企業面對日本與南韓,將有更艱難的競爭環境,更別說當下的出口環境遇到了臺商迴流的臺幣升值背景。

所幸RCEP談判時間歷經八年,臺商有充分的時間前進東協當地設廠,分散風險。對於無力出國遷廠的企業來說,轉型是唯一的出路,隨着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出口模式着重於「整體解決方案」輸出,與傳統貨品輸出模式有別。因此,未來跨國貿易型態與條件,供應鏈合作關係與數位發展能力的關鍵性將超越關稅。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 1056期》)

《理財週刊 10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