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深欠缺國際戰略觀

國防部將於明年元旦正式發行「勇士國魂紀念月曆。(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胡文琦

媒體報導,爲了紀念中日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七十週年,中華民國政府預計將從今年的七月七日起,舉辦多達十幾項的系列紀念活動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羣日昨表示,期盼透過一系列活動串聯抗日戰爭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及臺灣經濟發展軸線。此外,他還強調,歷史不容中國」竄改或抹滅,行政院所規劃的紀念活動,是要凸顯中華民國當年在抗戰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於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因此要做大、做廣,同時還要將臺灣的光復與經濟發展這部分做必要的連結。沒有意外的,中研院近史所陳儀深立刻跳出來反對,質疑行政院舉動荒謬,直指政府是以中國爲主體史觀在紀念抗戰。他指出,馬政府企圖要與中國共產黨爭中國正統,這是要爭什麼?而且在面對中共舉行軍事大閱兵,政府卻只是辦辦研討會,這反而是在對中共釋出善意。他強調,國民黨當年雖然對日抗戰有功,但後來在與共產黨交戰中落敗逃到臺灣,現在還要與中共爭正統,是要逐鹿中原嗎?這種做法已不合時宜。政府可以凸顯的是過去「中華民國在臺灣」對臺灣有何貢獻?而不是大張旗鼓地的紀念抗戰,政府的這種做法正凸顯其大中國的思想坦白說,此言差矣,除顯示一昧的自我感覺良好與爲賦新詞強說愁外,更重要的是,他竟是如此的欠缺國際戰略觀。易言之思維邏輯根本不是愛臺灣。究竟是否應該跟對岸爭正統,這個再清楚不過的大戰略,他竟爲了「去中國化」而刻意的睜眼說瞎話與忽視輕蔑史實。我們當然應該爭正統,那也就是「九二共識」下何以能有「一中各表」的戰略縱深,何況,中華民國確實在對日抗戰下做出重要的犧牲與奉獻,那不僅是歷史也是真相,就誠如許多歷史學者坦言,姑且不論兩蔣的功與過,如果沒有當時的中華民國抗戰,又何曾會有美麗、富足的福爾摩沙?准此,要套句臺北市長柯文哲對228悲情歷史的正確談話,「歷史就是歷史」,也唯有在這個基礎上面,我們才能繼續與中國共產黨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競合下去,這不僅是國際現實更是我們確保臺灣能夠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因此,我們不僅要爭還要大力用力的爭,否則,真讓毛澤東經典名言發生,謊話說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的「量多質變」,那纔會是臺灣人民真正的大災難。然而,陳儀深在此件事上唯一值得肯定與討論的是,與中共一方面舉行研討會紀念會及「軍事大閱兵」而言,中華民國政府確實也應審慎思考軍事力量展示的可能性,中華民國,加油。

作者胡文琦,臺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