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榮光,啓共富新程

(原標題:承百年榮光啓共富新程

作者:文雁兵嘉興學院中國共同富裕研究院執行院長)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全景描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不懈奮鬥,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謀大同的百年實踐,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初心不改,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衆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牢牢把握“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2021年初,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按照世界銀行貧困標準,中國7.7億農村人口擺脫貧困,佔同期世界減貧人口的70%以上,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再到慶祝大會時,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這標誌着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爲在新的征程上“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治國之道,富民爲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區別於資本主義的根本不同點,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改、前赴後繼的使命擔當。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爲實現共同富裕而奮鬥的歷史,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歷史。隨着我國開啓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被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讓人民羣衆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見、摸得着、真實可感,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

共同富裕的基石是發展。作爲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從先富到共富,要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從發展不充分來看,一個發展中的中等收入國家,只有繼續保持較高經濟增速,才能躋身高收入行列。從發展不平衡來看,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對於有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巨大的物質財富總量仍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歸根到底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把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作爲推動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通過有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企業,在新階段實現新發展,促使社會財富充分涌流,爲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物質基礎

共同富裕的關鍵是統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與共同富裕相互促進,要堅持效率公平、質量的並重,要堅持發展生產力和實現共同富裕的辯證統一。一方面,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在新徵程上要進一步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爲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需要充分體現公平正義原則,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從經濟發展過程順序來說,只有先做好“做大蛋糕”,才談得上“分好蛋糕”。但從兩者的關係上來講,要清楚“做大蛋糕”的目的是分配給社會主義廣大人民羣衆消費。共同富裕需統籌好“做大蛋糕,做優蛋糕,分好蛋糕”,做到經濟高效、發展高質、人民高興。

共同富裕是一場深刻社會變革,是充滿生機活力階梯式遞進、漸進式發展的過程,是從低層次共同富裕向高層次共同富裕躍升的過程,是從局部共同富裕到整體共同富裕拓展的過程,是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共享有機統一的富裕圖景,是人民精神生活豐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團結和睦的文明圖景,是羣衆看得見、摸得着、體會得到的幸福圖景。

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揚起帆,凝共識,蓄能量,在共同富裕的新徵程上,我們應以奮鬥者勇氣追逐夢想,以探路者魄力破除瓶頸,以先行者姿態勇立潮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體人民團結一心,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一定能夠實現。

[ 責編劉夢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