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積極協助刻不容緩!抗疫措施中的社會公平憂慮

李明璁金鐘主持人、作家、社會學者

接下來疫情可能會不好不壞地持續就這麼每天百人上下的確診數量,以至於警戒級數也會介於三級還難解,而二級有風險窘況。然後民衆防疫疲乏明顯出現,人潮車潮已經慢慢迴流。

這可能導致一個治理上的公平兩難問題——如果仍維持三級,那表示很多餐飲書店藝文等服務百業場所等等都還是不能正常營業,但其實民衆的生活工作,相對的可能已經自行恢復到「二級感」。

有點諷刺,對這些場所經營者工作者來說,他們咬牙遵守法規,卻沒能換來大衆自律配合與足夠的集體安全,坦白說並不甚公平。

反之,如果政府大膽宣佈七月中降至二級,整個市況當然會隨之迴流(可以想見媒體推波助瀾又將歡樂過high),而這可能意味着其實並沒有完全撲滅的疫情,又有很高復發風險。這要怎麼做纔好,真的艱難,總需解套(且有配套)。

▲降二級後,各處人流勢必回升。(圖/記者屠惠剛攝)

更積極協助疫情慘業

紓困補助立意很好,筆者個人也支持,就這件事來說,並非齊頭式的全民發給。但目前補助的方式如果沒有一些更積極、甚或是能打破既有政府預算或租稅框架的配套政策,很有可能最後各家小業主、自僱者們申請拿到的微薄補貼,終究都只能拿去支付原本就佔營運成本頗高比例的房屋租金

雖然最近我們已經聽說很多房東釋出善意給予減租,但這畢竟仍是少數特例,如果沒有制度性的規範設計,僅仰賴個人善意其實杯水車薪。

筆者一直在想,如果三級狀況還會持續,政府對於房東減租是否能有更積極的介入要求、或提供誘因(比如抵稅)。這等於是配套於紓困方案的必要做法,能稍緩小本經營者與自僱工作者蠟燭兩頭燒的壓力

此外,對於各類場所停業的時薪工作者、或自僱接案的計件工作者,他們的實質失業狀態,也應該更積極地給予協助。這件事刻不容緩!

▲時薪工作者是紓困新補助對象。(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筆者想說的是,疫情不只是病毒感染問題,也更涉及經濟所得與財富分配的公平問題,以及當然還有很多因爲工作生活壓力所導致的心理問題。

整體來說,接下來可能不好不壞的疫情狀態,我們要面對的絕對不再只是CDC每天記者會上報告的確診數據,更是大街小巷裡、人們每天要辛苦處理的帳單報表荷包窘困狀態。

加油,執掌國家機器的大人們(不只是疾管相關單位更是公務體系總動員)。人民將權力與信任交給了各位,你們也擁有相對最具經濟保障的鐵飯碗,我們支持也期待,能全方位啓動完整照顧社會安全的「儘快部署」(雖已不超前至少也不能再落後啊)!感謝!加油!

熱門點閱》

黃韻如/血氧機管制醫材 新加坡家戶大放送 淡馬錫基金會如何有感防疫?

施壽全/澄清施打新冠疫苗「猝死」機率迷思

楊智傑/打疫苗猝死 無法確定因果關係應給補償

周治邦保護主義失敗實例多 國產疫苗如何一掃陰霾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李明璁」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