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40多所學校 林政興用布袋戲講活臺語!

昇平五洲團長林政興布袋戲故事小學生體會臺語之美。(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教育部公佈105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共選出8名個人及2組團體,其中包含本土布袋戲、音樂文化戲曲創作、教育等領域。其中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幾年來奔波40多間學校,以布袋戲推廣本土語言,並獲得今年度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林政興受訪表示,從來沒有想過要得獎,因爲演布袋戲本來就是他的工作也是責任。自己從小就講臺語,布袋戲又是家族企業,因此從父親手中接下這份工作。

林政興感嘆,其實臺語很美,但很多人都選擇用不文雅的方式呈現,讓大家對臺語有錯誤認知,有的孩子甚至聽不懂臺語、更不會說,因此能讓孩子透過故事內容認識流傳下來的臺語內涵

「現在很多都用國字來翻檯語,但是都怪怪的」,因此昇平五洲園都儘量用國字無法表達的臺語,林政興說,「這纔是正港的臺語」。

林政興說,臺語的韻分得比較細,很多畫只有用臺語才能表達真正的意思,不然就走味了,「像我們臺語很常說煞土豆(川燙土豆的意思),用國語講就沒有辦法表達那個意思了」。

「我覺得臺語要慢慢讓小孩去體會,不是強迫性的要他一句一句跟着念,這樣不會活用」昇平五洲園位於雲林,卻曾到全臺各個國中小和高中巡迴演出,不只用臺語演布袋戲,也會利用觀衆互動的方式,提高小朋友興趣,再從故事中說出幾句俗語,讓小朋友慢慢認識其中意涵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