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火箭技術造人工心臟! 李洪:近期有望進入臨牀

研究人員努力試驗人工心臟。(圖/重慶製造)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航太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洪透露,該院以火箭伺服系統的技術,研發出新款人工心臟,有望在「十三五」期間(2016年至2020年)進入臨牀試驗階段,使中國的人工心臟技術直接達到全球最先進的水準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18所是大陸航太伺服技術的發祥地。該所科研人員發現,人工輔助心臟原理與火箭伺服系統中核心電機泵浦十分相似。

據稱,該團隊5年多前就與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開始合作設計製造了「航天心」,並在2013年05月13日亮相。其中大膽採用了泵機一體化及磁液懸浮技術,讓泵浦中旋轉部件能不接觸內壁而旋轉,不僅能把對血液的破壞降到最低,還能讓血泵長期執勤,使中國的人工輔助心臟技術直接跨入國際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最關鍵的溶血指標NIH小於0.006mg/dl,達國際先進水準。

綿羊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5年前科研人員首次將「航天心」植入一綿羊體內,它健康存活了120天,創下了國內動物植入同類產品的最長存活紀錄。2017年10月,科研人員以多隻綿羊爲實驗對象植入人工心室輔助器,目前6只實驗羊均健康存活超過100天以上,最長已139天,顯示產品不斷成熟完善,已具備批量生產條件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視覺中國、重慶製造等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