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英文專線 消費者投訴出奇招

隨着消費意識擡頭,大陸民衆對於官方的消費者投訴平臺解決效率愈加不滿,紛紛另尋他法自救。有大陸網友分析,透過社交媒體引起廣大回響、或是訴諸媒體曝光等,成爲最有效的解決方式。還有網友稱,他打中文客服專線永遠沒人接聽,但一打英文客服對方企業秒接,而且處理快速。

財經報導,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2000年全國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0.65萬件,解決率爲96.17%。到了2020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8.22萬件,投訴解決率卻降至76.29%。

報導分析,解決率的下降和日常涉及的消費領域愈來愈廣、投訴事件五花八門有關。更值得注意的是,從2000年到2020年間,年投訴案件只增加了20多萬件,主要是年輕人早就透過其他管道投訴,而且解決效果更好。

有大陸網友說,他在2020年底於線上購買的螃蟹提貨卡出現消費糾紛,因與對方溝通無果,他選擇去官方的「全國12315消費者投訴平臺」投訴。未料幾日後卻被12315告知「無法受理」,還踢皮球讓他透過「12345便民熱線」處理,讓他大呼「12315投訴平臺」根本沒用,不如透過媒體曝光自力救濟。

還有大陸網友分享,2020年6月因疫情影響原本出遊計劃,擬向航空公司退票。但當時他購票的航空公司未依官方政策手續費退票,他打了整整一上午客服都無人接聽,讓他相當焦急。後來他靈機一動,轉打英文客服專線,結果立刻有人接聽,並順利解決了他的問題,該網友自嘲這是解鎖了新的「消費問題解決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