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韓流」涌動 觀光業能乘勢而起?

文/徐筱嵐 李旻薇 圖/本報資料照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前喊出的「東西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震撼全臺,外溢效應讓許多縣市由綠翻藍,承認九二共識的賣菜郎所說的「人」,當然意指陸客,而不少大陸民衆也指定到高雄一遊。回顧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開放陸客來臺,自此陸客觀光人潮一路超韓趕日,在2015年到達頂峰的418萬觀光人次,緊接着蔡英文隔年上任後,2017年的陸客來臺數下滑到273萬人次,縮減了三分之一,少了145萬人次。

只是,臺灣觀光真的是從2016年開始走跌的嗎?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觀光人數每年逐漸增加,4年內突破千萬,僅管陸客縮減,反觀其他國家旅客人數「穩定成長」,甚至補足陸客人數的缺口。俗話說「人潮等於錢潮」,弔詭的是,看似回升的觀光人數,飯店住房率卻持續下滑,究竟人去了哪?錢去了哪?臺灣觀光爲何從「產業」變成「慘業」?

重量不重質 盲目投資變慘賠

「觀光雪崩」一詞在全臺延燒,民間企業將矛頭指向中央政府,直指兩岸關係冰冷導致陸客銳減。從觀光局統計可發現,2014年陸客來臺人次就開始趨緩,飯店旅館業者盤算陸客量多、有利可圖,進而投入市場,使得飯店旅館數量持續成長。未料,受政治因素影響,來臺陸客數量瞬間萎縮,不知如何有效經營的飯店投資客,只好四處找買主、認賠殺出。即便各國旅客人次成長,仍趕不上飯店旅館的膨脹速度,光是2017年,觀光旅館業約新增8家及超過1,000個房間數,一般旅館及民宿也新增約1,000家及逾12,000個房間數,尤其以民宿數量成長速度最快。這股淘金熱,造成市場供過於求。最後的結果,就是哀鴻遍野。

另外,廉價航空自2015年搶佔臺灣市場,國內旅遊人數逐年下滑,一張便宜的機票僅相當於臺北往返高雄的高鐵票價格,不少民衆寧願出國也不想在國內旅遊消費。況且國內飯店、民宿的住宿費用居高不下,選擇國內旅行的民衆,寧可遊走法律邊緣,在網路訂購airbnb,讓合法業者市場競爭力下降,在法規不明確的情況下,飯店旅館業因此出現劣幣良幣的窘境。

近年來,隨着旅遊型態改變,2017年來臺商務客、團客比例降了二成到三成,僅有252萬人次,而自由行旅客則增至816.7萬人次,佔旅客總數的八成,更創下4年來新高,過去陸客來臺大多跟團,如今自由行旅客佔五成;另外,東南亞自由行旅客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佔了九成之多,由於多數旅客滯留北部,臺灣中南部無法享受到觀光客帶來的利益。

削價競爭搶客 硬體建設一窩蜂

除了過多的飯店旅館數量,若時間拉回到2012年,當時爲了搶陸客,有相當多的業者不惜開出比對手更低的價格,甚至以「零團費」的方式,把「人頭」搶過來,由於削價接客,使得導遊薪資都仰賴於旅客購物的退佣金,迫使導遊宰殺陸客;加上旅行社與購物店的「借貸關係」,以綁定團客數向店家貸款,必須穩定客源,當市場競爭者變多或客源縮減時,就掉進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莫過於2010年接待安徽零團費旅行團時,「導遊阿珍」因不滿陸客購物太少而破口大罵,堪稱是觀光產業鏈的惡質化縮影。

在硬體和管理部分更是問題重重,近年來,不僅有墾丁大街天價滷味、士林夜市高價水果攤及九份計程車收費亂象等情事,傷害了國內外遊客信心,而政府對於硬體設施欠缺通盤整體規劃,導致各縣市觀光建設雷同的情形也比比皆是,只要時下流行什麼,各縣市就一窩蜂地投入建設。根據統計,最近3年內,全臺蓋起了80座彩虹村、13座天空步道和4座玻璃教堂,景點重複性高不說,周邊又無其他觀光輔助設施和交通配套支撐,旅客抵達後短暫停留,既不消費也不過夜,淪爲「打卡拍照」的一日景點。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夜市小吃,從基隆到墾丁的夜市小吃,品項重複性高,處處可見青蛙下蛋、滷肉飯、鹽酥雞、蚵仔麪線等,試問,連臺灣人都不願回頭踏足的景點,如何吸引觀光客到訪或迴流?

加上陸客消費模式也在近年有所改變,觀光局統計,2008年陸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費爲新臺幣7,100元,到了2018年只剩5,800元。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陸客已從過去「爆買」、「狂掃」的消費模式,慢慢轉向「體驗型旅遊」,這也是全球旅遊型態趨勢,臺灣觀光不能繼續停留在舊思維,錯判陸客是唯一救命仙丹。業者除了重新自我審視市場競爭力,還得跟上世界潮流,才能迎向未來。

由此可見,目前臺灣觀光產業波動更像是自由市場的「汰選」過程,政府應該發揮帶頭力量,做好基礎建設幫助業者轉型,提出前瞻性、可永續發展的觀光環境,否則「陸客不來」也只是讓產業結構的問題浮出檯面罷了。

靠補貼飲鴆止渴 不如打造好體質

爲了搶救全臺低迷的觀光市場,觀光局於2018年陸續推出補助計劃,從年初的花蓮補助案,一路加碼南灣計劃、山海戀,到「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等共4項補助方案,投入新臺幣3.3億元。眼見帶動效益不彰,又於12月18日宣佈再投入預算9.8億元,再推「擴大國旅暖冬」方案,時間拉長到2019年1月底,其中針對自由行旅客,每房補助1,000元,30歲以下青年和親子族羣,以及60歲以上樂齡族羣,加碼補助至1,500元,原本排除了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其餘19縣市適用,後經桃園市長鄭文燦怒批觀光補助毫無邏輯後政策急轉彎,觀光局迅即將三市納入適用範圍;另在團體旅遊部分,2天1夜以上每人每日最高補助500元,60歲以上樂齡族加碼補助至1,000元。

此舉也被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批評,補助帶來的觀光效益是「短暫煙花式」的,長期來看,只會把民衆的胃口養壞,對觀光產業毫無助益。一旦補助用罄,旅客就再度消失。

面對觀光產業全球競爭,各國政府都將觀光產業提高到國家政策的層次,將層級提升爲獨立機關,投入數十億元的預算來搶攻全世界的旅客,以鄰近的日本爲例,不僅將觀光作爲國家政策,加上城市特色明確、景點重複性低,讓旅客忍不住一再探訪,日本觀光廳於2018年12月14日宣佈,當年度的外國遊客突破3,000萬人次;而日益崛起的南韓,則充分運用韓流經濟,以韓流市場爲基礎,藉由文化產業結合明星宣傳,達到加乘效果,南韓觀光公社統計,2018年臺灣訪韓遊客數估計達110萬人次,成爲南韓第3大遊客來源地。

反觀臺灣,號稱觀光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屬於三級機關,不但無力指導各縣市政府、串聯資源,導致觀光資源變成地方諸侯的政績宣傳手法,對觀光產業的概念也始終停留在建設「輸人不輸陣」的一日觀光景點,甚至寄望以「補助金」來救觀光,顯然搞錯方向、施力錯誤。若無法對症下藥,不論政黨輪替多少次,臺灣恐將不再是陸客、甚或是外籍旅客的首選。

臺灣觀光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轉型的「陣痛期」,政府除了持續向外推動觀光,更須思索如何讓內部產業升級,甚至更該回歸到問題本質,即觀光景氣不佳,肇因於全臺經濟疲軟,致使民衆減少旅遊開支。而業者寄望政府之餘,也該自我省思,如何讓觀光迴歸本質,打造出「好體質」、建立良好口碑,讓旅客先有心動纔有行動,進一步成爲願意流連忘返的「回頭客」,透過官產的合作,讓臺灣成爲值得一再探訪的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