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連雲港垃圾加工 制食品袋外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江蘇省連雲港贛榆縣小溝村民,將國外垃圾走私運回村裡加工製成各種產品。這些無照加工國外垃圾的小工廠不但讓居民生活品質變差,燒廢塑膠導致臭氣瀰漫,垃圾堆滿村,但因能賺取暴利,居民仍持續將這些廢棄物製成食品塑膠袋行銷各地。

新華網報導,這些垃圾都是由各港口走私運回村裡,垃圾中參雜各種不同種類的垃圾,有疑似裝生鮮食品袋子,上面佈滿血跡,且數量不少;有日文包裝的藥品袋與未吃完的藥片全英文標示的飲料罐等,垃圾堆滿村裡,臭氣薰天。

工人加工廠前堆滿的垃圾分類後,水洗再倒入裝有鹼水池子。經過一連串複雜程序將融好的長條狀塑膠切成顆粒,這就是成品。因此在加工廠工作的村民,也被稱作是「顆粒戶」。據瞭解,這些加工垃圾一噸可賺約臺幣2萬至3萬多元,高額利潤使垃圾加工在當地十分盛行。

據新華網實地深入採訪的記者表示,工廠將加工成品外銷各地,被用來做成玩具包裝袋,甚至是食品袋等。使用這些污穢、沾着血跡的垃圾製成食品袋,對健康必定有影響。工廠多次被政府相關負責部門禁止製造,但仍不斷的重起爐竈,問題並沒有改善。

這些加工廠不但危害了村裡生活環境,塑膠的化學成分也會引起咳嗽、記憶力減退、皮膚搔癢,甚至致癌。經淘汰的塑膠也被隨意焚燒跟掩埋,讓村內瀰漫一股強烈的刺鼻味。這樣的狀況已維持近8年時間,村民賴以維生的地下水源也受到嚴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