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穩健復甦態勢有望延續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 (楊曦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的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顯示,前四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較快的增長態勢

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943.5億元,同比增長1.06倍,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較快增長態勢;與2019年同期相比,利潤增長49.6%,兩年平均增長22.3%。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今年以來,隨着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進一步鞏固,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穩中向好,利潤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企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利潤總額較快增長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7.0%,兩年平均增長22.6%,比3月份加快10.7個百分點,表明工業企業利潤的高增長仍在延續。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環比增長8.1%,僅次於去年4月復工復產期間的環比回升幅度,遠遠高於歷年季節性負增長,反映企業盈利繼續改善。

對於利潤保持較快增長的原因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胡文豔認爲,“量增、價升成本降”三因素共同導致利潤修復再提速。一是量的方面,受益出口走強和國內投資需求持續修復,工業生產邊際提速,爲盈利改善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價格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1―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較1―3月份大幅提高,是推動工業利潤改善的重要原因。三是成本方面,受益產銷雙旺和上游利潤率改善,工業企業單位成本壓力繼續緩解,其中,受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上游行業的單位成本改善尤爲突出。

中信證券發佈的研報分析工業品價格上漲是近期工業企業利潤高漲最核心的因素,出口、內需的高景氣也是必要的支撐。剔除基數效應以及3月的擾動之後,1―4月的工業企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速表現強勢且平穩。往後看,預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短期仍可以維持在較高水平

生產經營穩中向好,多數行業增長強勁

從行業維度看,各行業利潤普漲,盈利均好於去年同期。1―4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利潤同比均增加(或扭虧爲盈、減虧)。其中,有10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佔24.4%;有14個行業利潤增長50%―100%,佔34.1%。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30個行業實現利潤增長,佔73.2%。

此外,工業企業營運能力也有所改善。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比3月末回落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今年以來持續減少,4月末比3月末減少0.4天。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表示,上游行業中,煤炭、有色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採選業利潤增速較1―3月有所改善,主要是由於供給端偏緊、價格維持高位,同時建築施工仍處於旺季,水泥需求持續釋放;中游材料製造業中多數行業累計利潤維持高增,4月下游工業生產增速仍在強勢區間,價格因素對有色、黑色冶煉、化工企業的盈利修復貢獻依然較大;下游行業的利潤增速整體低於全行業平均,但醫藥製造業、電子設備持續維持高增,此外,紡織業增速降幅收窄,一定程度上與東南亞國家疫情反覆,紡織品訂單迴流有關。

階段,穩健復甦的態勢有望延續

展望下階段,胡文豔預計,未來工業企業利潤有望延續較快恢復態勢,但增速或高位趨穩趨緩。一方面,受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和低基數效應影響,國內PPI價格和服務消費大概率繼續向上修復,對工業利潤形成較強支撐。但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將加大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加之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下出口繼續大幅走強概率不大,對生產的拉動作用或邊際趨弱;企業效益改善不平衡矛盾依舊突出,或共同制約利潤修復高度。

中金公司的研報認爲,近期隨着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密集出臺,工業品價格上漲動能有所減弱,鋼鐵、煤炭價格降幅較爲明顯,但總體工業品價格5月可能仍然高於4月。往前看,預計PPI環比漲幅可能放緩,但未必開始趨勢性下跌,工業企業利潤率可能繼續改善。

華西證券的研報分析,截至目前的高頻微觀數據來看,主要工業品除原油外價格同比均繼續上升,預計PPI同比將在5月迎來高點。同時,近期高爐開工率穩中有升,預計5月工業增加值將延續穩健復甦態勢。綜合工業生產及價格因素,預計5月工業企業利潤繼續位於高增速區間。

“下階段,要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紮實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不斷鞏固經濟穩定恢復基礎,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朱虹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