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鐵改革應落實交通正義(李家儂)

大衆運輸導向發展(TOD)已然成爲臺灣各大都市落實永續交通的重要目標原因繫於TOD能有效提升大衆運輸旅次、促進舊市區的再發展,與擴大生活型態選擇性。圖爲交通部長王國材。(本報資料照)

大衆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已然成爲臺灣各大都市落實永續交通的重要目標,原因繫於TOD能有效提升大衆運輸旅次、促進舊市區的再發展,與擴大生活型態的選擇性,國內外相關的文獻歸納指出,TOD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活絡都市內部產業與引導經濟成長,臺灣當前都市皆已發展成爲TOD都市模式願景,提倡TOD的概念,也制訂許多制度、政策方案,期待能夠達到TOD的成效。

軌道建設,尤其是遍佈全臺營運之臺灣鐵路,更應加強落實TOD開發,增加營運與開發收入,從交通建設結合不動產開發,落實公私合作機制,更能帶動加速偏鄉之交通建設、鐵道建設之速度,提供多元化車站服務及環境品質有效率地公共運輸接駁系統,提供宜花東、偏鄉居民便利、舒適、安全的回家,落實「交通正義」。從Tiebout假說來檢視,民衆會用腳投票,交通建設尤其軌道運輸,更是最大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軌道建設受益對象包含公、私部門,符合交通正義之方向,居民應當受到交通工具使用的社會公平性,符合居民利益,如節省時間成本降低、安全性提高,同時配合周邊土地開發,有助於開發商營業者收入提升,也促使政府財政收入提升。落實「交通正義」加速「轉型正義」,軌道建設與營運,政策於制訂時預期之實質效益,實質效益內涵包括如下: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地方財政的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與價值、促進公、私合作開發以減低開發成本、提高搭乘大衆運輸的旅次數、刺激行人步行、減少私人運具旅次數、保護環境資源、刺激內都市再發展與提升運具選擇的公平性。

據此,提出幾點臺鐵改革建議:一、建議應增訂「鐵道建設土地開發辦法」,短期可於《鐵路法》設立「土地開發」專章,充分授權,進行鐵道周邊場站土地規劃與開發。

二、臺灣鐵路管理局主軸,成立臺灣鐵路公司,組織改造,加速鐵路營運與不動產經營活化

三、建立鐵道基金,鐵道不動產開發收入,部分用於還債,部分作爲鐵道危難事件發生之準備金及偏鄉大衆運輸系統改善建設費用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教授系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