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認真來悲傷》 書寫家族記憶 郭強生再獲金鼎獎

第40屆金鼎獎文學圖書獎,作家郭強生(中)以《何不認真來悲傷》獲獎。(王爵暐攝)

去年以長篇小說《邦查女孩》獲得臺灣文學金典獎的作家甘耀明,今年再獲第40屆金鼎獎文學圖書類獎的肯定。而曾以長篇小說《惑鄉之人》得到第37屆金鼎獎的作家郭強生,則是再以書寫家族記憶散文集《何不認真來悲傷》獲得今年的金鼎獎。

甘耀明喜歡釣魚,曾在1998、1999年間寫了和中央山脈七彩有關的釣魚小說,又在2002年造訪過去稱爲「摩裡沙卡」的林田山林場時,發現在森林間的鐵道盡頭正好非常接近七彩湖。「我當時突然被這些保持得很好的東部伐木村落的美,以及隨着伐木業衰落而走向殘破的情況覺得哀傷而感動,那時候心裡就想,我要爲這些伐木村落寫一個故事。」

「從日本人到國民政府,臺灣的伐木業幾乎有一甲子這麼久。」在2010年正式動筆寫這本42萬字的《邦查女孩》之前,甘耀明也花了很多時間深入研究70年代的社會。雖然小說背景圍繞「摩裡沙卡」,甘耀明不只尋訪早年在山上工作伐木工,深入瞭解林場生活樣貌,也藉由書寫山林、寫老兵、寫原住民、寫臺灣當時在國際政治處境之下的社會氣氛,拉出了整個時代的縱深。

《何不認真來悲傷》則是一本承載郭強生家族記憶的散文集,緣於2014年到2015年間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的專欄文章,「原本不是連載設定的方向,但那年生命接二連三發生了很多現實和回憶的衝擊,後來一邊寫,就變成是在對自己說話,每週一次的書寫,也成爲那段時間的精神支柱。」

郭強生過去曾寫小說《惑鄉之人》構築日據時代本省家庭的「幻想家族史」,如今又寫下自己家族記憶的《何不認真來悲傷》。他表示,作家之所以書寫,不是爲了得獎或賣書,而是爲了處理對自己生命有意義問題,「寫的當下不是發泄,而是整理。這本書對我來說很特別,藉由書寫,我重新把自己找回來,才能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