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大研發腦波復健系統 遠距照護可減少染疫

弘光科技大學師生進行「整合虛擬實境腦電技術研究」,設計單人及多人復健系統,提供物理治療師進行遠距照護,讓病患在家使用,減少到醫療院所復健染疫風險。(圖/弘光科大提供、中央社)

弘光科大師生整合虛擬實境與腦電圖技術,設計單人及多人復健系統,提供物理治療師進行遠距照護,適逢疫情嚴峻,該系統病患在家也能用,減少到醫院染疫風險。

COVID-19疫情嚴峻,弘光科大今天指出,資訊工程系副教授林佩蓉帶領4名學生蔡永濰、黃昱銘林凱宸張浩任,進行「整合虛擬實境與腦電技術之研究」,設計單人及多人復健系統。

該系統提供物理治療師進行遠距照護,讓病患在家使用,減少到醫療院所復健染疫風險,研究取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也獲得2021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林佩蓉指出,把虛擬實境與腦電圖技術結合在一起,並將「腦機介面」(提供大腦機器之間溝通的介面)整合虛擬實境的復健功能,復健過程中病患除肢體動作訓練外,物理治療師還能觀看腦波變化,馬上調整復健方式強度

研究開發的復健系統,包括3種職能治療、2種鏡像治療、3種侷限誘發治療的運動療法任務患者戴上頭戴式設備即可自主進行操作,訓練內容根據日常活動引導復健,同時將患者精準度與平均花費時間記錄上傳至雲端

林楷宸說,虛擬實境幫助患者復健,除日常生活動作訓練,也設計有物品分類的認知訓練、移動物體到指定位置、取物或翻轉特定物件等總共8種任務情境。系統完成後剛好遇上疫情,有機會派上用場,提供偏鄉物理治療資源不足的解決方案

蔡永濰表示,系統讓有需要復健的長輩,在嚴峻疫情下使用遠距治療。VR醫療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趨勢,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臺灣更是需要這種復健系統。

林佩蓉透露,該系統在教育部科技部等展覽交流場域上進行展示,獲得不少迴響,未來將進一步和醫療院所合作,把虛擬實境與腦波結合的復健系統推廣出去。(編輯陳清芳)11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