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條款條款上路 金管會嚴審現金減資後隔一年又再增資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劉姵呈/臺北報導

臺股市場上市現金減資家數金額都越來越多,立委憂心,若有公司爲了改善財務結構,辦了減資後又馬上辦增資籌募資金,投資人權益會受損。爲此,金管會迴應,若減資後又馬上辦理增資,尤其是減資超過50%以上的案例,金管會就會對募資的合理性加以審查,減少疑慮的發生。

金管會表示,現金減資金額增加主要是因爲鴻海日前減資,光是鴻海一家公司就減資347億元,使得今年減資金額攀升;但若扣掉鴻海,並沒有突增的狀況。另外在現金減資部分,今年前9月上市櫃公司公募現增金額已達新臺幣4221億元,超越去年4020億元規模,顯示國內上市櫃公司爲積極募資發展

證期局則表示,現金減資若是要彌補虧損,比較沒問題,若現金減資,是因爲現金太多要還給股東,第二年又來辦增資,金管會審慎評估其募資必要性及合理性,尤其是減資超過股本50%以上的公司,金管會會要求會計師評估給予建議,否則很難對市場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