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控告給假資料 衛福部:赴日確認產品輻射有效管理中

環團今(14)日到臺北地檢署控告衛福部長林奏延公聽會上提供不實資料。(圖/資料照/記者周辰亙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開放日本核災區除福島外的4縣食品輸臺的爭議頻傳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今(14)日到臺北地檢署控告衛福部長林奏延在公聽會上提供不實資料。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赴日考察結果確認日本政府在311事件後,有效執行輻射安全監測環境監測及除污機制產品輻射安全也有效監測管理中。

在環團控告後,林奏延第一時間也透過公關主任劉明勳迴應絕對沒有造假。食藥署下午發聲明指出,衛福部《跨部會赴日實地考察報告案內報告是記載衛福部、農委會原能會經濟部外交部等部會代表及2位專家(食品安全專家及醫師於今(105)年8/21-29赴日進行實地考察日本對於國內食品輻射安全管理實務,考察結果確認產品輻射安全。 另外,針對「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講義」的質疑,林金富指出,臺灣食品輻射污染容許量標準,在國際間屬於較嚴格標準,除針對銫134+137在乳品嬰兒食品爲50貝克/公斤、其他食品爲100貝克/公斤(飲料及包裝水爲10貝克/公斤)外,另外有更進一步規定訂定碘131在乳品及嬰兒食品爲55貝克/公斤、其他食品爲100貝克/公斤。

▲福島蘋果。(圖/達志美聯社)但由於不同核種半衰期危害風險等不同,還要個別進行風險評估。而Codex的說明碘131及銫134+137並未加總計算核種數值,所以並不如告發人所述加總計算爲200貝克/公斤。最後,有關引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第99-33號進口警示」部分,林金富解釋,「第99-33號進口警示」是美國FDA於2011年針對日本發生311福島核災事件時,所發佈的進口食品警示。但美國已於2016年發佈信息說明,日本禁止流通14縣的部分特定產品,在美國也直接扣留不能進口。

因此美國的管理方式爲日本禁止流通的就禁止進口,但其他食品美國是可以進口的,所以每當日本變更項目,美國就會重新公佈。而最近(2016年10月7日)新公佈修訂的「第99-33號進口警示」,有新增放寬日本千葉縣(Chiba Prefecture)竹筍產品(Bamboo Shoots)進口,並非加強管制日本進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