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充油全不含棉酚? 食管署層析儀恐有漏洞

東森新聞記者劉盈盈、黃健綸臺北報導

這一次被爆出油品混合棉籽油,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就是因爲裡頭含有的棉酚,會導致男性不孕,但現在食管檢驗出來,說這些混充的油品通通合格,沒有被驗出棉酚。真的這些混充油品都不含嗎?比對一下專業級質譜儀和食管署公告層析儀,一個能驗到10億分之一,食管署卻只能驗到1PPM,百萬分之一的濃度兩者比較一下差好大,按照這樣的檢驗方式恐怕會有漏網之魚。

抽取橄欖油,混和無水乙醇,也就是無水酒精,先震盪混勻,再震盪30分鐘萃取,最後再把離心分成兩層的液體,取樣送入高相液相層析儀分析。暐凱檢驗室博士中平指出,「再根據這個波峰大小,可以知道這個樣品濃度。」

這是判定油品有沒有含棉酚的關鍵步驟,但檢驗專家認爲可以更精密,因爲食管署公告檢驗用的這一臺層析儀,只能檢驗最低1PPM,百萬分之一的濃度,若要檢驗更細微部分,就得用質譜儀,能檢驗PPB,也就是十億分之一。

何中平表示,「(層析儀)有時候判定性證據會比較薄弱,假如用質譜儀來做確認,就會更加的確定就是這個棉酚,再低的濃度也是可以很肯定地來做判定。」不只如此,光是萃取常溫下的棉酚,部分學者認爲還是不夠,尤其油品通常會加溫,而棉酚遇熱會變成棉酚蛋白,恐怕按照食管署檢驗方式,也會出現漏網之魚。

長庚毒物醫生顏宗海表示,「棉酚的話,它可以是遊離也可以跟蛋白質結合,可以把全部都一起驗,提供給消費者(參考)。」目前食管署檢驗方式,只能算基礎方法建議要逐批抽檢,還要長時間檢驗,才能確保沒有棉酚殘留,畢竟棉酚成分難驗,但一丁點都會傷身,更要用放大鏡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