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BAT體量不輸美國巨頭 但在海外無作爲

本站科技訊6月2日消息 據金融時報報道,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推動美國股市反彈,中國科技巨頭公司同樣如此。

並稱爲“BAT”的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以及電商集團京東還有在微博客基礎上轉型而來的實時流媒體平臺微博,幾家中國公司最近的季度報告超越分析師預測,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體量巨大

目前騰訊和阿里巴巴躋身全球最具規模的公司前十名,兩個集團的掌舵人馬化騰和馬雲也是頂級富豪。迄今爲止,騰訊股價上漲了43.6%,貢獻恆生指數的25%,超越了Facebook31.7%的漲幅

百度目前市值647億美元,但其股價大幅落後同行。其核心搜索業務無力同電商和通訊巨頭爭奪用戶,在廣告上也同監管機構發生了一些衝突。近來百度押注發展人工智能,但數位高管離職給未來帶來不確定性

超越美國同行

新增直播業務讓微博受益匪淺,二月份微博市值超越推特

微博擁有比美國競爭對手更多的註冊用戶:根據最新的季度報告,微博3.4億的月活用戶超越了推特的3.28億。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微博月用戶數量還在持續上升。微博的盈利能力也更爲可觀:第一季度淨利潤4700萬美元,相比之下推特在同期虧損了6200萬美元。

瘋狂賺錢,大筆投資

除了京東之外,中國科技巨頭更多地經營資產輕量化模式,將大筆現金投資新企業項目和技術。

阿里巴巴在上個財年產生了681億人民幣現金流,而騰訊也產生了580.5億人民幣。

與美國同行不同,中國科技公司不依賴廣告業務,收入來自用戶收費商家傭金以及遊戲內購等。未來廣告業務的可發展空間意味着更強的變現能力。

尋求增收渠道

亞馬遜多元發展的策略或許能給科技企業以啓示。亞馬遜AWS雲服務邊緣項目做起,現在每年爲亞馬遜帶來120億美元的收入,佔公司營收的10%。

騰訊可發展雲和支付。阿里巴巴的雲業務足夠大,但目前仍然虧損,另外還有包括YunOS操作系統和高德地圖等。而百度可發展的“其他業務”主要指基於訂閱的服務。

風險猶存

有批評聲音支指出,中國公司的成功得益於封閉市場隔絕了外國公司的競爭,中國巨大的用戶基數助成了它們的成功。

BAT三巨頭在本土的競爭變的愈加複雜。騰訊與阿里巴巴支付寶搶奪支付市場,京東正在分離自己的金融部門,百度業已獲得提供金融服務許可證。所有的都在發展直播,增加內容成本。迄今爲止,三家公司均未在海外擴張上有多大作爲。(孫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