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斷崖式降速 陸學者籲持續改革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表示,須釋放更多創新空間,並持續改革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纔能有效抑制當前經濟斷崖式降速的趨勢。圖爲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遊客身着傳統服飾參加主題文化節。(新華社)

大陸經濟增長快速收斂,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日前表示,當前大陸經濟的狀況是過去10多年來潛在增長率顯著下降的必然反映。他認爲,只有透過外推「可能性邊界」,釋放更多創新空間,並持續改革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纔能有效抑制經濟斷崖式降速的趨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微信公衆號消息,張軍以「中國經濟會停下增長腳步嗎」爲題,爲學院研究生帶來了新學期的第一講。講座伊始,他以最近一段時間海外主流媒體和部分外國經濟學家表達對中國經濟悲觀的言論爲引子,拋出了本場講座的主題。

日本野村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中國出現了一些日本經濟曾經出現過的問題,包括人口高齡化、出生率斷崖式下降、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拖累等。對此,張軍認爲,上述現象都跟長期執行快速經濟追趕的政策有直接關係。

張軍續指,大部分高成長經濟體可以保持幾十年較高的經濟增速,但都面臨斷崖式降速的挑戰。一開始巨大的人口紅利推動着高速的增長,但這個紅利不會緩慢消退,而是會快速消退,導致潛在增長率驟然下降。如此,單純的貨幣擴張和需求刺激會更多推高債務和槓桿率,但不會改變增長回落的趨勢。

張軍表示,中國經濟當前的狀況,是過去10多年來潛在增長率顯著下降的必然反映,中國經濟要如何克服上述問題,從而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他認爲,必須從外推「可能性邊界」的框架裡尋找思路和解決方案,如此纔能有效抑制經濟斷崖式降速的趨勢。

對此,張軍強調,在此思路下,一是投入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二是釋放更多的創新空間,讓創新領域成爲潛在增長的主要來源;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的結構,國家要爲緩解家庭的支出壓力提供支持和福利政策;四是持續改革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等措施,推動經濟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