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種族與宗教 無國界醫生秉持信念救人超過40年

無國界醫生投身波拉抗疫前線。(圖/無國界醫生提供,以下同)

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不論是在2010年的海地地震,或是被伊波拉疫情籠罩的西非,總是一有羣人默默地爲有需要的人羣提供最迅速和適切的援助。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無名英雄,正是跨越種族宗教的「無國界醫生」。這羣救護人員默默行善的身影,也將首次藉由攝影展公開在臺灣民衆的眼前。

「無國界醫生」最初是在1971年,由一羣醫師和新聞工作者,特別成立的救難組織,希望能爲有需要的傷病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在多年發展之下,無國界醫生已經成爲一個專業的獨立救援組織,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設有醫療救援項目,共計擁有超過2,00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救援人員,以及近3萬名當地員工。

這些無國界醫生秉持着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政治因素左右的信念,爲有需要的民衆提供醫療援助。不論環境如何困難,這些無國界醫生仍然堅持獨立、中立、不偏不倚的原則,提供最迅速的援助。憑着這些原則,令這羣救援團隊能夠深入戰區,與各方派系交涉,以便能夠接觸身處戰線兩邊的傷病者,不分政治或宗教立場地提供醫療援助。在1999年,無國界醫生也因爲多年爲危難人民的付出,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

▲無國界醫生在2011年投身敘利亞內戰的醫療救援工作。

曾經參加過7個救援任務,足跡踏遍南蘇丹獅子山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的無國界醫生劉鎮鯤表示:無國界醫生其實都是一般人,我們所抱持的信念,是任何人、不論膚色國籍政治立場或宗教背景,應該都有取得所必須醫療護理基本權利,任何人來到無國界醫生的醫療設施就只有一個單純的身份─病人。我們並非只靠衝動行事,無國界醫生講求有計劃,而且針對當地狀況做出即時反應的行動。基於過去四十多年來積累的救援經驗,我們可以迅速地應對各種人道災難,把醫療照護帶到傷病者當中。

今年6月12日至21日期間,無國界醫生也將首次在臺灣舉行「醫靠 無界」攝影展,讓民衆透過照片,見證40多年來全球多個人危機所帶來的可怕影響,以及無國界醫生如何克服種種困難、身體力行地落實心中的信念。同時也藉由本次攝影展,呼籲臺灣民衆支持全球人道救援,關心被忽略的人道危機。

▲2010年海地大地震是無國界醫生最大規模的緊急救援行動。

本次展覽將圍繞「天災武裝衝突疫症」等三個無國界醫生主要的工作範疇,介紹無國界醫生從盧旺達大屠殺、海地大地震,西非伊波拉疫情期間,進行過的救援工作和所面對的挑戰。

展覽亦會展出模擬前線環境下的醫療設施,以及對抗伊波拉專用的個人防護衣。讓民衆真實感受到無國界醫生的工作環境。另外還會播放紀錄片《深入危城》,帶領觀衆深入阿富汗索馬里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揭示無國界醫生如何在這些烽火連天的衝突地區進行醫療救援。

▲無國界醫生克服惡劣的環境,盡心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除了照片、影片與醫療設備之外,多位曾參與無國界醫生工作的臺灣救援人員,也將在攝影展期間舉行經驗分享會,親身分享他們加入組織時的初衷、感動和掙扎,一段段充滿衝擊性畫面與回憶,都是令人難以想像的真實故事。

現擔任無國界醫生(香港)主席的劉鎮鯤醫生坦言,從白色巨塔到沒有希望的沙漠,自己看見了無國界醫生如何在自然災害後快速回應災民需求,在武裝衝突地區保持中立並給予無辜平民醫療援助,在伊波拉病毒疫情之時竭盡所能地幫助病人並呼籲國際關注。他希望能夠着今次展覽、救援人員經驗分享會和紀錄片播映,讓更多臺灣人能認識無國界醫生這組織真實的一面。

《醫靠 無界》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日期:2015年6月12日至21日時間:11:00~21:00地點: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門票免費入場展覽網站︰www.msf.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