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憲/過年得看社會氛圍 印尼華人曾消失的農曆春節

印尼華人也過農曆新年,然這個節日曾因歧視華人的法令而被禁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農曆春節前一個月,我工作的印尼電視臺就開始密集討論春節特別節目,從除夕、初一以及正月十五元宵節,都安排現場節目。主流媒體如此重視華人農曆新年,在19年前的印尼社會,可完全不是這樣。

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在印尼消失了至少32年,因爲印尼前總統蘇哈托(Suharto)1967年頒佈了歧視華人的法令,華文、華文媒體、華校及華人的節慶活動等都遭到禁止,直到2000年印尼政府才正式宣佈農曆春節爲國定假日,休假一天。

沒錯,在印尼身爲少數族裔的華人,春節只能休一天假,而印尼一整年最重要的節日仍是穆斯林的開齋節,國定假日約一週,不過對華人而言,終於能重新慶祝春節得來不易,當然十分珍惜。

在印尼,種族宗教仍是敏感議題,像是去年,身爲華裔且爲基督徒兩個少數身分雅加達省長鍾萬學,因爲褻瀆《古蘭經》罪入獄,而去年春節剛好遇到這個褻瀆案,導致許多華人團體,像是舞獅團或是宗親會等,過節都變得相對低調。

然今年春節前夕,日惹一所天主教堂舉行彌撒時,遭一名揮舞長劍男子攻擊造成4人重傷,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隨後連續兩天,呼籲各種族、宗教和平共處,且要求司法單位嚴懲行兇者。雖然這是單一事件,但發生在春節前夕難免造成部分華人擔憂。也就是說,印尼華人雖然早已能自由的慶祝屬於華人的節日,但過農曆春節還是得謹慎觀察社會氛圍

不過,今年雅加達到處仍能感受濃厚的春節氣氛,大約國曆一月中旬,各大購物中心就開始設有年貨大街、狗年的佈置,甚至還舉辦狗狗走秀活動等;而中國城早已把織有小狗紅色服飾,各種圖案紅包年糕糖果等擺出來賣,就連辦公室裡也有人送上傳統糕餅橘子,過節的氣氛與臺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印尼的農曆新年,以孔子出生的公元前551年作爲農曆元年,因此2018年的狗年,等於是第2,569個農曆新年,因此無論是裝飾賀卡或電視上的祝福標語,都會寫上「IMLEK 2569」。IMLEK是春節的印尼文,取自福建話的「陰曆」,至於爲何春節會與孔子有所關聯,似乎沒人有答案

印尼華人經歷了30幾年的文化限制,還有1998年的排華事件,慶祝春節的渴望壓抑了好久,如今終於能相對自由、快樂的過節。不過,真要每年毫無壓力的過享受春節,在這個民族團結及宗教和諧仍有進步空間的印尼,似乎還需等待一段時間。

好文推薦

李宗憲/華人與印尼人 兩種膚色兩個平行時空

李宗憲/華人奢華、穆斯林莊重──印尼婚禮趣味觀察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李宗憲,現居印尼雅加達,任職於印尼電視臺。期待透過文字抹去臺灣人對印尼的偏見,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臉書粉絲團《小記者在印尼的日常閒話 Zachindo》。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