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白宮以國賓禮迎蔣夫人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八日,蔣夫人向美國衆議院發表演說。圖爲衆院議長山姆‧雷朋向衆議員介紹蔣夫人。(時報出版提供)

二月十八日,可說是她生命史上的一個大日子,她要在衆議院發表一篇相當重要的演說,這篇演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它不僅會影響到中美關係的現狀和前景,亦將左右美國人民對中國的看法。更要緊的是,她必須把中國人民奮力抗戰的情況,生動地介紹給美國國會和美國人民,以喚起美國朝野對中國的同情與更進一步的支持。

蔣夫人拐彎抹角的談話,乃是因蔣介石並不願和史達林見面。翌日,羅斯福夫人與羅斯福談到與蔣夫人對話內容,羅斯福仍堅持卡薩布蘭加會議主題與中國無關,唯一有關的是武器供應問題(以飛機爲主),美國陸軍航空司令阿諾德將軍(Gen. H. H. Arnold)正前往重慶商談飛機問題。羅斯福說,要讓中國列入四強之一,還有一個阻礙,邱吉爾一直反對把中國列爲強國,他擔心強大的中國將會威脅英國在遠東的帝國地位。

打字小姐不勝其煩

宋美齡在醫院一直住到一九四三年二月十二日,總共十一個禮拜,在哥大醫學院教授兼附設長老會醫學中心醫生羅布(Robert F. Loeb)的醫療下,拔掉了智齒、治癒了鼻竇炎,身體逐漸康復。羅斯福夫婦對蔣夫人表現了極爲慷慨好客的風度,邀請她前往紐約上州海德公園(Hyde Park)羅斯福的老家休息。距紐約市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羅斯福住宅,鄰近哈德遜河,環境極爲清幽,一九三九年英王喬治六世及王后訪美時亦曾在海德公園作客。

宋美齡在海德公園待了五天,一面補足元氣,一面忙着爲國會衆議院的演講作最後的潤色,以及思考在未來幾個月內如何面對美國朝野和媒體;這是關係中國抗戰前途、國際聲望與中美關係的旅程,她必須冷靜地運籌帷幄。蔣介石對宋美齡在國會和美國各大城市的演說極爲重視,三番兩次拍電報給她,叮囑她應涵蓋什麼內容,宋美齡於二月十六日回電說:「所告卓見非常感佩。妹向國會及各地演詞,當予分別遵照電示,總以維持我國家尊嚴,宣揚抗戰對全世界之貢獻,及闡明中美傳統友好關係爲原則。私人談判,當曉諭美國當局以我國抗戰之重要性;公開演講,則避免細節,專從大處着眼,以世界眼光說明戰後合作之必要。」蔣夫人是個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演講稿經常一稿數改,甚至多達七、八遍,使得海德公園和白宮的打字小姐不勝其煩。

車站擠滿歡迎人潮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七日,宋美齡一行(包括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隨從秘書長孔令侃、孔二小姐及護士)自海德公園搭乘火車於下午五時十分抵達華府聯合車站,車站內外萬頭攢動,擠滿歡迎人潮,車站大廳亦佈置了歡迎蔣夫人的各種旗幟和裝飾品。中國駐美公使劉鍇於下午三時餘始接到白宮電話,告以羅斯福總統夫婦將親自到車站迎接,劉鍇再通知美東華僑救國會,白宮將以國賓之禮歡迎蔣夫人,如同四年前接待英王喬治六世的禮節。

羅斯福因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痹症,不良於行,留在車內,其夫人則到月臺歡迎蔣夫人。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夫婦、公使劉鍇、前駐美大使施肇基、宋子文夫人張樂怡等國府代表均迎於車站。

羅斯福夫人親自進入車廂陪蔣夫人下車,再到貴賓室小憩五分鐘。蔣夫人與羅斯福總統見面的第一句話是:「總統先生,您好嗎?」(How do you do? Mr. President.)車隊浩浩蕩蕩開往白宮,從車站到白宮的路上,無數的美國人和華僑爭相向蔣夫人揮手、歡呼,和羅斯福夫婦同車的蔣夫人在車內亦頻頻揮手還禮。蔣夫人精神極好、神采奕奕,與三個月前來美時的一臉病容,判若兩人。

總統座車特別大,羅斯福的黑色捲毛愛犬「法拉」(Fala)亦坐在車裡。到了白宮稍事休息後,羅斯福夫婦以便餐款待蔣夫人、孔令侃和孔二小姐。蔣夫人和孔家兄妹、護士將在白宮居停至二月廿八日。

蔣夫人抵達華府第二天,二月十八日,可說是她生命史上的一個大日子,她要在衆議院發表一篇相當重要的演說,這篇演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它不僅會影響到中美關係的現狀和前景,亦將左右美國人民對中國的看法。更要緊的是,她必須把中國人民奮力抗戰的情況,生動地介紹給美國國會和美國人民,以喚起美國朝野對中國的同情與更進一步的支持。此外,就宋美齡個人而言,這不僅是她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演講,也是最具關鍵性的一次公關活動,她個人的形象和中國的聲望,端看她在國會山莊的表現。

那天中午,羅斯福夫人陪同蔣夫人至國會,以參院多數黨領袖巴克萊(Alben W. Barkley)爲首的迎駕小組護送蔣夫人進入參院議事廳,議員和旁聽席上皆座無虛席,蔣夫人向鼓掌歡迎的參議員微笑頷首,副總統兼參院議長華萊士(Henry A. Wallace)先作簡短介紹,繼由蔣夫人致辭。蔣夫人原僅計劃向衆議院發表演說,抵華府前始接獲華萊士之邀向參院「說幾句話」。(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