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父親與民國

編者按 民國26年至民國34年抗戰期間,白崇禧肩負重任,他是地方將領中首位飛赴南京響應蔣中正抗日號召者,後出任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軍訓部長。 白崇禧奔馳沙場,指揮諸多著名戰役: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崑崙關之役長沙一、二、三次會戰。 作者白先勇是白崇禧之子,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著作極豐。本書爲時報出版,將白崇禧將軍在民國史中醒目的身影留下最珍貴的圖文傳記。

游擊戰輔助正規戰,與日本人作長期抗戰。此建議爲軍事委員會最高統帥蔣中正所採納,遂成爲抗日最高戰略指導方針,對抗戰全盤策略影響至巨。

民國26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大戰爆發,蔣中正委員長號召全國抗日,父親首先響應。8月4日蔣中正派專機至桂林將父親接往南京,下午3時抵達,國民政府要員張羣何應欽程潛朱培德到機場接機,當晚蔣中正在官邸宴請父親。父親下榻中山陵旁原屬張學良的公館。張學良因西安事變,本人並未進住過此宅。

戰神蒞臨必大戰

父親抵京次日,日本各大報頭條登出:

「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

父親參加抗日,出任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因總參謀長程潛赴平漢代任第一戰區司令官,父親遂代行總參謀長職務。北伐期間父親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如今再度出任蔣中正委員長最高軍事幕僚長,「蔣桂戰爭」的恩怨,「兄弟鬩牆,共御其侮」,因對外抗日而暫時勾消。

父親的軍事才能出將入相,既擅長帶兵騁馳沙場成爲一代名將,又精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是國軍中的傑出戰略家

民國27年父親在武漢軍事會議中提出:

「積小勝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與日本人作長期抗戰。此建議爲軍事委員會最高統帥蔣中正所採納,遂成爲抗日最高戰略指導方針,對抗戰全盤策略影響至巨。

日軍裝備遠優於國軍,與日軍正面打正規戰必犧牲慘重,無制勝可能,故應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以消耗敵人爲目的,積小勝爲大勝,並拖長敵人補給線,使其陷入中國內地廣大空間,效法俄國對付拿破崙之戰略,將日軍拖垮。

抗戰期間,重要戰役父親幾乎無役不與:「八一三淞滬戰爭」、「臺兒莊大戰」、

「武漢保衛戰」、「三次長沙會戰」、「崑崙關之役」,這些著名戰役或由父親指揮,或與其他將領共同指揮。

父親抗日功勳彪炳,獲政府頒「青天白日最高勳章」;民國34年抗戰勝利,美國羅斯福總統頒發「美國嘉猷勳章」;美國陸軍當局頒發「美國自由勳章」;英國政府授予「英國巴士武士勳章」;法國政府授給「法國榮譽勳章」。至此,父親遂成爲中外皆知的抗日名將。

徐悲鴻對聯致敬

「七七」事變,抗戰軍興,蔣中正委員長號召全國抗日,父親首先響應,飛抵南京。

「白崇禧此次入京,促成大團結的形勢,馮玉祥、閻錫山劉湘龍雲以及中共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都先後到達南京,顯示出精誠團結、一致禦侮。」

──程思遠,《白崇禧傳》。

徐悲鴻書此對聯向父親致敬:

雷霆走精銳 行止關興衰

題辭:建生上將於二十六年八月飛寧遂定攻倭之局,舉國振奮,爭先效死,國之懦夫,倭之頑夫,突然失色國魂既張,復興有望,●躍忭舞,聊抒豪情,抑天下之公言也。同年九月徐悲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