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投資往來的畸形現況
旺報社評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投審會公佈最新對陸投資資料,1-9月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出乎預料高達42.1億美元,年增49.4%。以來兩岸關係緊張,臺商卻無視風險繼續西進投資,背後透露出不尋常的訊號。
不只臺商繼續大膽前進大陸,今年以來外資企業對大陸投資金額同樣逐月攀高,已連續6個月正成長。根據大陸商務部統計,1-9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爲10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這還是未加計銀行、證券及保險等領域的數據。如果只看9月數字,年增率更是高達23.7%。顯示在疫情趨緩下,大陸經濟快速復甦,加上北京當局一系列穩外資、改善經商環境的舉措,讓外資對大陸市場更添信心,也帶動外商投資持續向上走高。
這也意味,儘管美中貿易摩擦擴大、全球保護主義升溫、以大陸爲主的全球供應鏈開始裂解與重組,固然有部分外資撤出,但涌入資金更多。對照經濟表現,在歐美先進國家都還是大幅衰退下,大陸已經連兩季正成長,甚至第3季經濟成長率還持續彈升至4.9%,預期明年成長率可能重回8%以上,大陸市場對外資的長期吸引力並未褪色。
大陸經濟吸引力有徵可循,盱衡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狀況,像大陸經濟規模這麼龐大、生產效率又高、未來還能保有高速成長動能的經濟體,幾乎已找不出第二個。也因如此,即便美國持續施壓、經商成本不再便宜、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外資及臺商還是無法割捨大陸市場,甚至還選擇加碼投資。特斯拉在上海設立第一座海外超級工廠、三星擴大在西安建置快閃記憶體晶片廠房、廣達及裕隆增資大陸子公司等,都是最好的例證。
不管是外資或臺商,基於市場誘因與成本效益的考量,加碼投資大陸,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只是,看在部分反對者的眼裡,卻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以旺旺集團爲例,不僅被刻意抹黑收受大陸政府補助款,還被惡意指稱爲中資企業,極不合理。寒蟬效應,恐怕會讓更多臺商敢怒不敢言。
尤有甚者,部分人士甚至打算將手伸進臺商的營運決策,要求行政院提案修改規定,將原本臺商赴陸投資的事後核備制,改成事前報備制,嚴格控管臺商資金動向,「避免臺商成爲紅色供應鏈打手」。看似好意,背後其實充滿濃厚的惡意。試問,一旦任何投資決策都得事前報備,商業機密外泄風險,難道不會提高?更不用說,商場瞬息萬變,可能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針對企業的重大投資決策或股權移轉,時間不會等人。
相對於臺商赴陸投資,陸資來臺,限制同樣也愈來愈加嚴格。年底即將上路的三路障,包括從嚴認定第三地區陸資定義、增訂投資行爲樣態擴大解釋陸資,以及增加限制陸資來臺投資類型,恐怕會讓本已受到壓抑的陸資投資意願,更加低落。對於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兩岸投資往來關係,一點都不健康。看看大陸1-9月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總額高達789億美元,同期間陸資來臺卻僅有1.2億美元,比重連1%都不到,顯示兩岸企業資金往來,相當畸形。
在如此畸形的架構下,臺商願意回臺投資,刺激內需發展,是件好事,但也不需刻意排斥陸資。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應漠視臺商赴陸投資大增的事實,應想辦法改善兩岸現狀、協助臺商在陸發展。今年以來,儘管受到疫情衝擊,兩岸經濟表現都不如以往。然而,臺灣出口大陸與臺商赴陸投資的實際數據,卻突顯大陸市場的重要性,也證明兩岸經貿與供應鏈的密不可分。這背後其實也代表着,主政者積極推動的脫中親美作法,可能非常危險。因爲民間想的,跟政府想的,完全不一樣。政府的錯誤決策,不只會導致資源的錯誤配置,也會爲臺灣經濟帶來高度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這恐怕都是主政者必須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