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2021年復甦之年 看好新興亞洲市場

雖然全球疫情在第四季仍然反覆,但新冠疫苗研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並有望於2021年開始量產。2021年爲復甦之年,市場憧憬2021年的經濟復甦步伐有望加快。另外,拜登宣佈勝選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風險減少。

市場避險需求下降,資金黃金國債等避險資產流出,轉入風險資產。2020年第四季全球主要股市表現良好,不少市場取得10%~20%漲幅。前三季中美股市累計表現突出。然而,第四季資金不再集中於中美股市,轉移流向表現較落後、或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國家,例如巴西印度法國義大利等國家。

對美股而言,拜登勝選亦象徵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暫告一段落。事實上,川普任內透過大幅減稅及下調利率雙重刺激,支持美股上漲。另一方面,非美股市表現欠佳,川普2018年首季的貿易保護政策向主要貿易伙伴,特別是中國,徵收大額進口關稅

此外,川普外交政策極端,令不少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因此,資金涌入美股避險,令美國股市期內表現大幅優於新興及歐洲股市,美元匯價於2018~2019年亦恢復漲勢

拜登當選後表示,將與盟友加強合作,包括未來對中政策。拜登至今提出的內閣人選,不少亦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預期將繼承歐巴馬的多邊主義。雖然估計拜登暫時不會放寬對中政策,但預期亦不會惡化,全球政經地緣政治風險將大幅減低。資金預期2021年將回流新興及歐洲市場,美股過去幾年獨大的現象或將暫時結束。

事實上,美匯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轉弱。大選之後,美匯指數進一步下跌,跌至近90水準,反映資金由美元區流走。由於預期資金流向改變,2021年美股走勢將只是平穩,漲幅或遜於其他非美股市。而傳統經濟爲主的價值股,預期表現將優於科技股

2020年下半年經濟重啓帶來新興市場景氣復甦,也讓全球製造業存貨循環展開擴張;由於過去30年,存貨循環擴張期平均爲22個月,2021年新興市場經濟將受惠存貨循環擴張而持續成長。其中,受惠於疫情控制較佳與全球製造業擴張,亞洲新興市場將有8%高度經濟成長,並將成爲全球新興市場主要經濟成長貢獻來源。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美元兌籃子貨幣每上漲1個百分點,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就會下降0.3%。反之,美元弱勢通常有利於新興市場。此外,新興市場一般較依賴外國資本流入,目前美國利率維持偏低水準,市場風險胃納上升,有助吸引資本流向新興市場。綜合基本因素較佳及預期美元將維持弱勢,2021年新興市場的經濟及股市看佳。

據國際貨幣組織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達到8.2%,在主要經濟體當中增速最快。中國經濟穩健復甦,加上「內循環」支持人民幣升值,吸引資金流入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但隨着中國經濟回覆增長,中國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寬鬆貨幣政策料會逐步退出,2021年進一步降準減息機會不大,市場流動性或會收緊,因此預期A股指數走勢傾向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