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這家牛舌餅凌晨4點就排隊 客人搶餅吵到假牙噴飛

蘇正興家族原在鹿港從事汽水經銷淡季時,大姊到親戚家學做糕餅,3年出師帶回手藝,父親循昔日通路,將自制牛舌鋪貨雜貨店;1989年汽水銷量不敵果汁,改專賣牛舌餅,取名明豐珍

一場車禍帶走小弟大哥又堅持分家、赴嘉義開店慈母禁不起骨肉分離,抑鬱自裁。蘇正興偕妻守着老家生意,凌晨2點起牀揉麪,每片餅得經3次翻面煎香、自然放涼才能交到客人手上子女耳濡目染,分工家業,和入親情油糖麪粉,需要時間,發酵微甜滋味

圖文/鏡週刊

在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彰化鹿港郊區,一幢連棟透天厝矗立田中央,就算是初次來訪的外地客,循着車潮人潮,一眼就能認出明豐珍兔仔寮牛舌餅的門市兼工廠。店家早上9點營業,但平日7、8點已涌現排隊人龍,假日甚至凌晨4點就有客人上門等候

隔着紗窗門,只見蘇正興一家六口與員工們像打仗似地,分工杆面、捏面、塑形煎餅,煎臺爐火使廚房溫度逼近40度,光是站着不動,幾分鐘衣服就已溼透。9點鐘1秒不遲,小女兒蘇婉綺先開啓廣播號器,接着快速打包自然放涼的牛舌餅,交到引頸期盼的顧客手上。

招牌清楚說明遊戲規則,每人限領1張號碼牌、1張號碼牌限購5包,有些顧客不耐久候,拿到號碼牌就想暫離到市區溜達,好心熟客主動提醒:「要拿捏好時間,一旦過號視同放棄,任何人皆無特例。」蘇正興說:「這一點真的不好意思,客人常因順序問題吵架,還有人罵到把假牙噴飛,爲了公平,只能這樣做。」

牛舌餅是臺灣傳統點心,外形類似牛舌而得名,有別於宜蘭的薄脆口感,鹿港牛舌餅短且厚,尺寸巴掌餅皮金黃蓬鬆、內餡包裹麥芽糖,整體口感較爲紮實。 明豐珍兔仔寮牛舌餅強調純手工現做,若非現場排隊,宅配訂單至少得等上1個月至半年不等。

更多鏡週刊報導【明豐珍番外篇全臺8成厚牛舌餅出自這家族 刁嘴粉絲能辨差異江湖一點訣】無心插柳邊角料再利用 薄脆牛舌餅竟是這樣來…【明豐珍番外篇】學功夫比讀大學更實在 老闆這招教出貼心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