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騎跡/46度下的天空

前言

綠色騎跡是一個費時7個月,橫跨歐亞大陸13國,16,336.2公里的單車旅行騎單車並邀請當地人一起多種樹,已經完成335棵樹在我們經過的路上,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來呼籲更多人來重視環境變遷問題。我們也將後透過文字來分享這趟旅行的所見所聞與感動,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做環保護地球!

圖、文/張晏鍾

越是接近吐魯番,地貌又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整個山形出現由上而下的條紋狀,整遍山都呈現火紅的顏色又幹又熱,也難怪視線所及沒有任何生機,只有路邊出現牌子寫道「火燄山」幾個大字!水怎麼喝好像都解不了渴,就連滴到地上的水馬上又化爲蒸氣消失在空氣之中,火焰山果然名不虛傳。雖然山頂沒有冒火,但車表上的氣溫顯示已經突破至46度的恐怖高溫,現在也不過六月初剛進入夏天就是如此溫度,想必大暑之時要突破50度應該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過了山口之後下坡到地勢較低的平原,吹來的風只有焚風,就算躲在陰影處吃午餐一樣感覺不到一絲清涼。

吐魯番的高速看不到交流道,只有一個個十字路口,跟走在一般道路沒有太大的差別。這裡民房幾乎家家樓頂都有用來風乾葡萄的晾房,街道上有葡萄藤蔓大道,都非常具有當地特色。另外無論是建築的設計、文字和語言也都帶有濃濃的異國風味,感覺就像身處中東地區城市一樣讓人目不轉睛。

武洋幫我們找好的招待所發現了很多奇怪的事。在門旁有用樹支撐起的茅草屋頂下放了一排牀,有不少人就這樣睡在那,我猜是比房間更便宜的露天牀位吧!但連洗澡間裡頭也擺了牀,這就讓我真的百思不解了?這裡取水很方便,也不像是會缺水的地方,但只見住這的房客裝了一大桶水卻只用毛巾擦擦身子,真是越看越糊塗了?澡都洗好正在呼呼大睡,聽到要登記住宿才發現我們不能在這間招待所過夜...。跟其它我們碰過相同問題的城市一樣,因爲登錄系統需要身分證字號無法登陸護照號碼,而老闆娘又說吐魯番這裡查得很嚴,所以無法接待我們。Fleur需要一間能開立住宿證明的旅館,才能符合辦理延籤的條件,最後只好匆匆忙忙收拾行囊,換到一間有登記系統的賓館,關於住宿的問題才終於解決了。

新的住宿地點正好是在維族聚集的區域,除了一間牛肉麪館之外看不到任何漢餐的影子,麪館招牌上寫的各式麪食,進門後只剩下牛肉麪一種選擇,雖然不太甘願但不想只吃烤肉晚餐,所以還是吃了!逛維族的市場就有趣多了,各式維族人的服飾回教小帽頭巾或是生活用品毯子掛滿了店鋪攤位路上行人不是頭戴頭巾就是帶着小帽,況街就成爲貼近維族人生活的最佳方式。經過一攤在賣紅棗汁的攤商飲料直接放在冰櫃裡用勺的賣。先用玻璃杯喝了一杯實在太過癮了,跟水一樣一瓶只要一塊人民幣,便宜的實在不像話,用寶特瓶再裝一瓶帶回賓館當水喝,終於在這讓人發燒的城市找到退暑的感覺了!

中國、哈薩克、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梵諦岡,210天,16332.6公里的故事與您分享:http://goo.gl/CIW5A

►►►每天種下一棵小樹,180天內從北京騎單車騎到羅馬,張晏鍾、陳麒文花樂梅要啓動「綠色騎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