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產業互聯網機會巨大,騰訊考慮開發VR微信

(原標題:馬化騰產業互聯網機會巨大,騰訊考慮開發VR微信

京報訊(記者許雯 白金蕾)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11月7日)開幕,來自76個國家的1500餘位嘉賓出席大會。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大會開幕式演講中表示,全球產業都在進行數字化,在此期間機遇挑戰並存,產業互聯網機會巨大。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正在開幕式上演講。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這是馬化騰第五次來到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他在發言中表示,這五年大會每年都有新亮點,例如今年推出了5G商用試點,騰訊作爲提供服務商的互聯網企業對此非常興奮,“也許未來,烏鎮互聯網會議會出現大量移動VR設備,我們也該認真考慮開發VR版微信。”

今日上午,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開幕式上演講。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馬化騰稱,數字化變革在給全球互聯網帶來機遇,也同樣有挑戰。互聯網平臺企業需要一份挺身而出的責任感,而不是置身事外。從“互聯網+”到“共享經濟”,再到數字經濟,一直到最近我們國家提出的數字中國戰略,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數字化和信息化和每個各行各業的融合,已經越來越深,這恰恰是中國在全球這一產業方面最領先的。

他表示,騰訊近期也宣佈進行升級轉型產業互聯網。中國超過98%的用戶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這不單是中國企業的機會,也是全球企業的機會。互聯網變革正給全球帶來深刻改變,中國互聯網已有超8億用戶,移動互聯網催生了O2O的創新,手機打車、訂餐普及,再到如今建設數字中國。產業互聯網方興未艾,將成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這不單單是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機會,也是各行各業發展的空間

但挑戰也同時存在。馬化騰指出,數字化對現實世界的重塑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如何保障從雲到端的安全,保護好用戶個人信息,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勞動力結構調整,這些問題是每天都需要思考。“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是我們的責任,每個參與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手,而是面對未來挑戰的隊友。”

20年前,騰訊只是深圳的一家只有五個人的企業。二十年來,伴隨政府及國有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以及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騰訊迎來高速發展。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化逆風,但並沒有影響到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影響。馬化騰稱,相信中國經濟一定會像百川匯海,繼續高速發展。

新京報記者許雯 白金蕾 編輯 吳嬌穎 校對 郭利琴

以下爲現場演講全文:

來自國內外的嘉賓、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來參加,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開幕式!這也是我第五次來到烏鎮參加會議。可以說每一次來都能感受,每一年都有新亮點,比如今年可以看到,烏鎮推出了5G通信商用試點。剛纔我們也聽到高通CEO史蒂夫在展望未來的5G時代。我想,對於提供服務的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來說,也感到非常的興奮。昨天晚上,我們和中國電信董事長了解溝通。聽說中國電信在烏鎮的試驗網已經達到的每秒下載速度1.7G,比現在的光纖速度還更快速。我想,我們下一年可以看到烏鎮互聯網的會議,也許會有大量的移動互聯網VR設備能夠給大家展示。我也現在決定,應該認真地考慮我們對VR版本微信的開發了。

我們在烏鎮能夠感受到,中國的數字化進程越來越快,國際化氣質也越來越濃,可以說烏鎮已經成爲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剛纔聽了首長的賀信以及幾位領導、嘉賓的發言,我覺得很受鼓舞,也很有啓發。數字化正在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挑戰和責任,下面我想從一個互聯網從業者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思想和體會。

先談新機遇:數字化變革正在給全球互聯網從業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中國互聯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超過八億個人用戶,超過98%的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也催生了非常活躍的O2O創新。大家在烏鎮也可以體驗到,用手機就可以方便地打車、訂餐、使用共享單車等服務。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從推動互聯網+,到發展數字經濟,再到建設“數字中國”,中國政府對數字創新一直給予了支持和鼓勵。我們的消費互聯網得到了充分發展,我們的產業互聯網方興未艾。騰訊近期也剛剛宣佈了戰略升級,希望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成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在上海剛剛舉辦的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主席也提到,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狂風驟雨也掀不翻。那麼,這片大海蘊藏着巨大的市場機會和創新空間。我相信,這不單單是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機會,也是各行各業的成長空間,這不單單是中國企業的好機會,也是全球企業的新機遇。

接下來談新挑戰:數字化對現實世界的重塑過程,將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問題和挑戰。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正在深度融合,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開始成爲整個經濟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數字世界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連着現實世界的正常運轉。如何保障從雲到端的安全防護,做到萬無一失?如何真正地保護好個人的數據信息呢?如何掌握好人工智能這把“萬能鑰匙”,讓新技術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可能帶來的勞動力結構調整?如何讓數字技術助力精準扶貧,而不是拉大數字鴻溝?如何讓數字產品幫助青少年成長,而不是帶來不健康的沉迷?這些問題,還不足以描述數字化變革帶來的全部挑戰。但我們每天都需要不斷思考,去努力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後來談一下新責任: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習近平主席三年前在烏鎮提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 “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互利互信、共享共治,每個參與者都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手,而是共同面對未來挑戰的隊友。我們不再是陌生的路人,而是地球村裡的鄰居。政府、互聯網企業、民間組織和個人用戶,都要充分發揮作用,一起來承擔責任。互聯網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深水區,甚至是無人區,很多新問題出現,責任邊界往往是模糊的。我想,對於每一個參與主體來說,尤其是平臺型互聯網企業,這個時候可能更需要多一份挺身而出的主人翁態度,帶動其他主體一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置身事外。

今年是騰訊創辦20週年,過兩天就是我們的生日了。20年前,我們是深圳一家只有五個人的初創企業,今年我們已經成長爲有超過四萬多名員工的大型互聯網與科技公司。這既得益於互聯網產業的快速崛起,更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對創新給予的包容和支持。今年以來,全球化的逆風和經濟週期的陣痛,並沒有阻擋互聯網創新和各行各業數字化升級的步伐。中國政府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的堅定態度,讓我們備受鼓舞!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放眼未來,把企業做強做優,加大對前沿科技和基礎研究的投入,努力實現“網絡強國”與“科技強國”的夢想。我相信,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將會像百川匯海,勢不可擋。最後,我祝願烏鎮成爲全球數字世界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IP,它讓全球互聯網企業、監管者和各方參與者連接得更加緊密,同時也成爲全球互聯網互信共治的一個文化符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