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危險了? 專家警告:最需防衛的是大陸這區

美媒強調,美國半導體業要防衛的對象,是大陸大力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美國當局應該要有保護半導體行業國家戰略。圖爲深圳。(新華社資料照)

美中兩國角力,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延伸至半導體領域,在白宮易主後,外界一般預測,就算在拜登任內也不會結束,美媒強調,美國半導體業要防衛的對象,是大陸正大力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大陸以無限的資金投資,再加上人才迴流大灣區下,大陸可能很快就會在半導體產業中居於領導地位,美國當局應該要有保護半導體行業的國家戰略。

根據《富比世》昨刊登資深財經記者Kenneth Rapoza的專文指出,美國科技巨頭英特爾(Intel)執行長史旺(Bob Swan)曾致信建議拜登,美國當局應該要有保護半導體行業的國家戰略,而跨國電子公司AVG集團創辦人Shalabh Kumar也曾表示,保護美國半導體產業免受大陸侵害,極爲重要,因爲這些是當今所有電子產品大腦

Rapoza表示,美國半導體業需要防衛的,正是大陸正在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計劃。在資金方面,大灣區正好和大陸扶植科技業的科創板同時推出,而科創板中則有屬晶片製造領域的新公司,他說,大陸擁有無限量的資金,政府銀行實際上是在向企業撒錢,希望藉此培養出獨角獸企業。而即使有損失,大陸國有銀行遭受的風險,也低於美國的風險投資人。

在人才方面,預計大陸大灣區將吸引在麻省理工學院,或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美美國一流大學的學生,或曾在矽谷孵化器、風險投資公司工作了2年,並在英特爾和蘋果等公司中有建樹的大陸學生。在理想情況下,這些人才回國後,將把大陸的技術實力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而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術據顯示,在全球半導體產能中,美國僅佔12%,亞洲卻超過80%,而對美國半導體公司來說,成本上升和外國政府對國企補貼是重大劣勢,尤其是大陸的政府補貼,讓印刷電路板的製造成本從10美元降至約3美元,讓美國的積體電路製造商一一將數十億美元和生產設備,投入亞洲和大陸。

Rapoza認爲,晶片製造就像一場太空競賽,即使英特爾在行業中領導地位不如從前,而蘋果已宣佈其所有新的筆記型電腦,將使用臺灣製造、蘋果設計處理器,微軟也稱正考慮將其Surface平板電腦中的英特爾處理器,換成臺灣產品,同時輝達(Nvidia)也正威脅英特爾的數據中心市場領導者地位。但英特爾對華盛頓來說應該非常重要,因爲它是美國唯一的微處理器製造商,若英特爾決定將這些晶片外包給另一家制造商,那地點肯定會在亞洲,也許是該公司在大陸大連的工廠」。

此外,AVG集團創辦人Kumar已警告,預計大陸很快就會領導半導體產業,成爲下一個最好的微處理器製造者,若美國要在半導體領域中生存,就需要制定一項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