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牽動房巿神經 靜觀其變

桂林廣告研展協理李尚華

新冠肺炎疫情漫延之際,美國將於11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無巧不巧,美國總統川普卻在大選前夕染疫,讓原本詭譎的選情再添變數。過去美國總統大選對國內經濟或房市,幾乎不會造成影響但川普發動美中大戰臺灣因與美國同一陣線對抗大陸,意外成爲最佳配角,獲得國際矚目;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因新冠疫情嚴竣再度實行量化寬鬆政策資金外溢的結果,促成國內房市及股市無基之彈。我們大概可以這樣推論,如果下個月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再度勝出,上述政策將會延續,國內房市短期無基之彈仍會再度上演!

房市長期基本面主要受消費(自住)需求影響,臺灣在少子衝擊下,消費需求下滑是必然趨勢,理論上,國內房市應該只會順應經濟成長率(GDP)緩漲或停漲,但爲何目前的情形卻是全球皆損我獨優呢?主要原因系現階段臺灣房市榮景是由短期需求撐起的市場

房市短期需求主要受消息面資金面投資炒作的影響,將房地產視爲商品,其購買動機以賺取價差爲主。也就是說,現階段(第四季)國內不動產買盤若還持續暢旺,有很大部份原因是投資買盤看準川普可能連任成功(否則第四季買氣將會減弱)。但若事與願違,未來民主黨總統侯選人拜登出線,難保國內房市利多出盡,屆時短期需求退場,房市恐豬變色

但就筆者觀察,此波房市榮景,實非單一政策造成,而是包含美中大戰延燒、臺灣國際地位竄升、資金行情外溢及新冠疫情等多項政策的川普行情揉合而成,其對房價的影響及時間衰減程度,自然無法以單一事件估算。正向來說,川普行情不僅促成臺灣房價上漲,且房市景氣持續時間拉長;但反過來說,如果川普未當選,川普行情消失,是否在短期內對臺灣房價及買氣造成下殺?

古典個體經濟學中,供需決定價格數量亙古不變道理。倘若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突增(凸向原點假性需求),其所形成的價格,即爲泡沫價格。在川普行情帶動下,近2季的國內房價及成交量履創新高,似乎已有類似假性需求跡象。不可否認,倘若川普連任成功,投資買盤將會持續進場,國內房市短期發展將得以延續;但目前美國選情卻是詭譎氛圍,甚至拜登當選機率更高,此時對於想進入房市的消費者,更應該靜觀其變,實爲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