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復興/如何落實「重層嚇阻」?
▲蔡政府的新軍事戰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被質疑與前馬政府所提報相同,不過「改個名詞」而已。(圖/記者季相儒攝/示意圖)
文/梅復興
國防部在3月中旬向立法院提報了106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以下簡稱QDR),引來若干評議。
其中最受爭議的顯然是 「重層嚇阻」一詞。嚴格來說,「重層嚇阻」在學理邏輯上是有點不通的。蓋嚇阻系藉由威脅對敵方造成在一定條件下不可接受之損失而達成制遏對手採取冒進行動的理念,重點在於防阻衝突發生,而非於實際戰鬥中勝出。故屬於戰略層級的「嚇阻」跟「重層」(Layered)或國防部似有意延伸解讀成的「多維」(Multi-dimensional)等實際作戰層級概念並不相關。
冷戰時期美國更曾有諧星妙喻,一語道破箇中差別:「嚇阻好比貞操,可有卻不可用!」
相信國防部所欲傳達的核心意涵是「(藉由/透過)多層次的防禦作戰、逐次消耗來犯敵軍之威脅而達成嚇阻」,並儘可能讓戰火遠離臺灣本土。至於「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岸」的口訣,也是沿襲過去60多年來海島防禦作戰的基本知識。這些都並非創新卓見,「重層嚇阻」一詞更是有關單位爲賦新詞而勉強砌琢之過,然在本意上倒未見得有什麼重大謬誤。
但這並不表示新版的QDR就沒有值得進一步討論之處。
蔡政府明顯有意藉新版的QDR凸顯其國防政策與馬政府有所區隔。其實,若將調整攻擊作戰(即便只是在宣示政策上)之能見度比重,視爲系對馬政府(鑑於其「兩岸優先、軍事從次」之基本國策以及美方持續施壓建議下)所公開擁抱的純守勢,近岸作戰、被動防禦等主題之均衡化修正,也無可厚非。但卻不需要過度強調攻勢戰略或(需要我們在可見未來所不可能掌握或籌建之技術暨能力的)特定遠程作戰能力。講的具體一點,若國軍不能或根本就不重視某些關鍵技術或作戰能力,那在彼岸拒敵、甚至在半渡擊敵或水際摧敵都會有困難,或勢必難盡全功。
譬如說,根據近年來實戰經驗,距外精準打擊(Precision, Standoff Strike) 的幾門顯學包括「整合式情報、監視、偵查」(Integrated ISR),對高時效性目標(Time-critical target)之目標掌握、擊殺鏈壓縮(kill chain compression)以及自動化任務規劃系統等。然國軍多年來對這些領域要不敬而遠之,再不就諱莫如深,在歷年版QDR(或任何其他重要國防部文件)中均未出現過相關隻字片語。這是因爲在埋頭苦幹,不便談論呢?還是壓根就盡付闕如?
試問,若不能有效掌握即時(或對多數目前類型目標,至少也要近即時)目標位置與其他接戰所需參數(如敵軍電子戰鬥序列),我們如何能有效攻擊數百上千公里外,可移動式(更別說機動式)之敵軍目標? 共軍的機動式防空系統、乃至於其火箭軍之機動式飛彈發射車(或其指揮所)都絕對符合「高時效性目標」的定義。我們若真欲「源頭打擊」這些威脅,不僅所需練就的武功在相當期間內都難出師,就怕連蒐集所需的兵器與秘籍都還會極費周章。
▲馮世寬日前赴立法院報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強調新軍事戰略方向將調整爲「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圖/記者季相儒攝/示意圖)
國軍也必深切瞭解,共軍近年來戮力構建針對防阻美軍之「反介入/區域拒阻」(A2/AD)能力,故其對於防空,反巡航飛彈,防精確打擊,防偵察監視等均有深入研究及投資籌建兵力。是以,我們在規劃對抗此類防禦體系,以構建有效之遠程打擊能量時,就勢須格外投注心力。尤其對於如何壓制(或摧毀)敵方空防(SEA D/DEAD),更是建立可恃阻絕打擊能力、拒敵彼岸的先修課題。而這不僅是採購反輻射飛彈暨相關目獲系統那麼簡單的事,而也需長期投注 (+投資) 於電子偵查,訊號分析,敵方電子戰鬥序列之掌握與戰術運用,任務規畫等領域。而這些也都是我們在軟硬體,建制,甚至完整觀念與經驗作爲上都有待大幅進步的。
同樣的,擊敵於海上(半渡)也是需要細膩功夫的。軍方前些年開始籌建的陸基長程超音速反艦飛彈,若是缺乏了有效掌握共軍艦隊成組分佈,動態位置與個別艦艇之辨識徵紋,恐怕還是不能有效的在飛彈之最大有效射程接戰需要優先攻擊的敵艦,從而基本上抹殺了爲增加飛彈射程而投入的資源和努力。
摧敵於水際,在共軍的兵力投射能力整體水準大幅提升並強韌化,手段多樣化,各級兩棲輸載具數量大幅增加的發展狀況下,我們也同樣必須爲未來戰場預做具前瞻性之構思與建軍規畫、並積極尋求新興反制之道。
譬如說,欲同時接戰爲數相當龐大之共軍各級新銳兩棲突擊載具(從氣墊船到性能不斷精進的各型兩棲登陸車),我國現有幾種反制手段若非嫌力有未逮,就是成本偏高、再不就是負責攻擊的載臺存活性堪虞,必須以較新的思維來因應這個威脅。足堪借鏡的是所謂的「網路致能化武器」(Network-Enabled Weapon/NEW),亦即美國在2004年11月藉其「肇致憤怒」(Resultant Fury) 實彈演習所展示者。當年美軍利用分別裝備了合成孔徑追蹤雷達與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的飛機配合導引加裝了數據鏈接收器的衛星導引彈械(JDAM、JSOW)來攻擊在航之機動艦艇,成功驗證了網路化武器之巨大實戰應用潛力!
這種可由非常多種載臺及方式投射、並可提供同時精準接戰多個水/地面活動目標之可靠但相對低成本技術方案,非常值得面對共軍優勢兵力進犯的臺灣參考並採用。而對於已構建Link-16戰術數據鏈系統,並正透過「鳳展案」引進AESA雷達的我國而言,亦是個利用既有投資及現有能量發展「創新、非對稱」作戰能力之良機!
▲馮世寬說明,像是將愛國者三型飛彈部署於臺灣東部,就是「重層嚇阻」的規畫。(圖/記者陳明仁攝)
較宏觀而言,我們最需要思考與籌建的軍事能力,倒未見得一定得是「性攻擊」或「遠程」的武器或兵力,而是美軍在以往臺海軍事評估報告中所提到過的所謂「擾斷性能力」(Disruptive Capabilities)。也就是,足以在共軍犯臺各個階段遲緩其調用兵力速度、破壞其作戰步調、阻撓其對我施加兵/火力力度、削弱其對我戰情(或戰損)之掌握、從而打亂其整體用兵規畫,並大幅度的擴大其對臺動武之代價暨不確定性風險,從而強化嚇阻,保障和平穩定。但籌建這樣的能力是需要大量專業、人才、資源投注、有程度有魄力的主事者、長期努力並假以強韌政治支持的。徒有文辭華麗的政策宣示終必無濟於事。
好文推薦
梅復興/薩德、朝鮮半島與臺灣
●梅復興,臺北出生,祖籍湘東,旅居美國。長期鑽研國防,嫺熟美臺安全關係。曾創辦並主編《 臺海軍情》電子期刊,現爲臺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