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世傑/高房價低薪世代 年輕人該如何買房?

買房降低門檻的補助貸款措施年輕人該如何買房。(圖/記者李毓康攝)

內政部長鼓勵年輕人買房

年輕人買房不易,主要是因爲目前房價高漲與低薪世代的出現,一間1000萬的房子,自備款若是以2成計算,需要200萬元,對於許多3萬月薪甚至於不到的年輕人來說,要在30歲前籌到自備款,還可真是困難的一條路。

在此高房價、低薪的世代中,若不靠父母資助,根本無法考慮買房這件事情。內政部長徐國勇近日表示,研擬把青年購屋自備款降至1成。徐國勇部長的這個想法該怎麼具體實踐呢?從媒體報導中,其希望比照危老重建專案,由信保基金提供融資保證,銀行貸款到8成,再加上1成信保,加起來可以達到9成,只要1成的自備款即可取得購屋的門票

小心價格陷阱

買一支好一點的新款手機,價格通常兩萬元以上,這實在讓人很難下手;因此,在手機門號續約時候消費者通常會參加電信商提供的一些優惠方案,幾千元就可以入手高檔手機。入門的門檻降低,但是從此之後,每個月的手機費用就高達上千元,成爲年輕人的重大負擔。

再想一下,當你買了一件很貴的衣服,有沒有發現信用卡居然可以提供「分期付款」服務原本6000元的名貴衣服,分成6期付款,每一期只要1000元,本來無法消費也可以輕鬆購入。購物的入門門檻降低,但是未來累積的分期消費債務卻讓年輕人喘不過氣來。

購屋也是一樣,買房子頭期款雖然從2成降爲1成,1000萬的房子,頭期款從200萬元降爲100萬元,入門的門檻降低,但是房屋總價並不會減少,那1成由信保基金提供的貸款也不是說不用還。

近年來,住宅移轉筆數不斷下滑,如下圖,98年第3季接近11萬筆,但106年第3季居然不到5萬筆,整體成交筆數相當清淡,主要的原因還是房屋價格過高,搭配上人口結構改變。

▲10年來住宅轉移比數。(圖/大數聚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現在的購屋主力業已逐漸變少,從當年出生人口40萬的戰後嬰兒潮,到現在逐漸由民國80年以後出生,每年出生人口降到32萬的世代爲購屋主力,至於大家熟知的20萬出生人口潮,則在14年後纔開始成爲購屋主力(以27歲開始想要買房進行推算)。

供給量增加:新屋拼命蓋,尤其是近年重劃區到處林立代表着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從40萬、32萬,到未來的20萬,購屋主力減少,又無外來人口

綜上所述,這種降低門檻的補助貸款措施,在高房價的環境下,對年輕人來說恐怕是推坑的政策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錢世傑Dr.J,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主修法律經濟學中央大學等兼任助理教授臺灣法學基金會董事。本文節錄自《大數聚》。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