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價猛漲 這些地區竟現"白菜價" 1塊錢1套房

疫情衝擊之下,以美國爲首的多國政府紛紛出臺更爲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降低無風險利率措施,意欲提振經濟,應對困境。而面對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不少國家印鈔機轟鳴開動之下,房價也一路狂飆。

全球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國際(Knight Frank)日前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房價指數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全球房價平均上漲7.3%,爲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漲幅

其中,土耳其房價漲幅位居榜首,上漲32個百分點;緊接着爲新西蘭,房價上漲22.1個百分點;此外,美國房價漲幅位居第五,上漲13.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5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近段時間,美國房價總體呈現大幅攀升,而一些地區房價也正在屢創新高。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成屋銷售中間價同比大漲19.1%。今年一季度,在該協會監測的美國183個大都市中,有99%的地區房價出現上漲,更有89%的地區房價出現了兩位數攀升。

同時,據全球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國際日前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房價指數報告顯示,美國房價漲幅位居第五,上漲13.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5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去年以來,美國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措施以提振經濟,失業救濟金家庭困金等提高了居民個人收入,在本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下,提升了美國民衆的購房等支出意願。

在疫情籠罩下,今年美國許多上班族仍保持在家辦公狀態。與之伴隨的是,由疫情產生的換房需求會繼續刺激房產市場,比如受疫情影響延後購房的羣體,需要爲在家辦公和遠程上課提供更大空間的家庭,以及想要減少接觸病毒可能性的住戶等。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Norada房地產投資公司早前報告顯示,市場上待售房屋數量已減少了30%,而房屋需求量是過去的兩倍,整個房產市場呈現出嚴重的供不應求的景象,“新房屋的建造受疫情影響顯著降低,導致房產市場中待售房屋數量大幅降低。”其指出。

疊加供需不平衡的因素,美國房價一路飆升,而購房者的負擔不斷加重。“我們每年需要162萬套住宅才能滿足需求,但我們建造的房子卻比這個數字低得多,每年的短缺大約在37萬套。”Norada房地產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桑塔雷利(Marco Santarelli)指出,過去十多年,美國一直處於住房供應短缺的狀態。

不僅是美國,受疫情之下的貨幣政策、財政刺激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影響,全球多國房價處於上漲狀態中。有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樓市火熱,歐洲、美國、加拿大和亞太部分國家和地區房價飆升,而低利率和貨幣寬鬆是主要原因

本月初,亞洲最大房地產科技集團居外IQI(Juwai IQI)發佈《2021年一季度全球房價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近九成公佈數據的國家和地區的房價上漲。從目前已經公佈住房統計數據的57個國家和地區來看,有50個國家名義房價上漲,僅有7個國家房價下降。

全球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國際(Knight Frank)也在最新一期全球房價指數報告中指出,截至今年3月份的12個月,全球平均房價上漲7.3%,爲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大漲幅。

其中,土耳其房價漲幅位居榜首,上漲32個百分點;緊接着爲新西蘭,房價上漲22.1個百分點;此外,美國房價漲幅位居第五,上漲13.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5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亞洲地區中,新加坡房價上漲最快,漲幅爲6.1%;其次是韓國,漲幅達5.8%;日本緊隨其後,漲幅爲5.7%。而作爲全球最貴的房地產市場,香港的房價上漲了2.1個百分點。

據美國商務部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美4月在售新屋的價格中位數爲37.24萬美元,同比大增20.1%,爲1988年以來的最大同比漲幅。CoreLogic的數據顯示,2021年的第一季度悉尼的房價上漲了6.7%,墨爾本的房價上漲了4.9%。

“從拜登總統的稅收提議,到整個拉丁美洲新的財富稅,再到新西蘭投資者新的資本利得稅,全球房地產市場都面臨着挑戰,因爲決策者希望通過提高稅收來填補因新冠疫情而加劇的赤字。”萊坊國際(Knight Frank)分析指出,稅收和監管環境將在2021年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意大利、瑞士和摩納哥等提供統一稅率或一次性徵稅制度的市場將更具吸引力”。

預計今年夏天,英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將會放鬆旅行限制,這將成爲渴望在許多地區市場相對疲軟的情況下獲得最佳住房的第二套購房者的出發點。

“2020年,沿海、農村和阿爾卑斯山度假區受到國內買家的青睞,但我們預計,2021年,歐美城市的活動將有所增加,因爲疫苗接種和病毒的消退使買家重新評估了城市機會。”萊坊國際(Knight Frank)進一步稱,隨着打工人逐步返回城市,城市中心附近將會出現新增住房需求。

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價能否持續當前熱度?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及行情表現可能大相徑庭。

有美國經濟學家認爲,目前房地產行業的繁榮較穩定,系統性風險也較小,而疫情是當下房價走高的主要原因所在,“出於隔離需求或者成本原因,郊區及成本較低的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不過,加拿大皇家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當前樓市已經過熱,出現買家扎堆和炒房等現象,而表明樓市趨勢即將向下的信號亦有出現。

對於房價後續漲勢,部分市場分析意見亦有相左。萊坊國際認爲,泡沫並不會持續,隨着萊坊的主要和主流價格指數分別以2017年和2006年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一些評論人士高調談論房地產泡沫的風險不足爲奇。

“但隨着休假計劃的逐步減少,以及比2008年更嚴格的貸款規定的出臺,價格增長不受約束的風險比全球金融危機前要低。”其還指出,另一方面,負債較低的房主,加上主要經濟體的抵押貸款利率開始上升的預期是2023年,這意味着突然的衝擊導致大規模拋售和價格下行壓力不太可能出現。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則對美國當前樓市表示不安。他坦言,當前美國投資者在房地產、股票和加密貨幣,特別是房地產領域存在“狂野西部”心態,“回顧過去百年,實際房價從來沒有這麼高過。我不認爲央行政策可以解釋這一切,市場正在發生着一些事情”。

儘管多國房價暴漲,然而有些地區近日卻推出1元房價,“白菜價”購房吸引全球不少買家眼球。

據央視財經報道,因受城市化影響,克羅地亞的一些小村鎮人口持續減少,當地部分地區推出售價僅1庫納(約合人民幣1元)的房屋,以招徠新居民。這些房屋多爲空置多年的舊房或一直未完工的“爛尾房,有些房子甚至沒有門窗。

當地政府要求,購房者年齡需低於40歲,並有穩定的收入,此外,買家要承諾未來在小鎮居住至少15年。當地政府官員表示:“我們收到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諮詢信息,但我們主要關注那些在我們周邊的潛在買主,這一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瞭解,符合條件的買家還可以獲得小鎮政府可以爲翻修每幢房屋提供2.5萬庫納(約合25000元人民幣)的補貼。截至目前,鎮政府推出的首批19套房產中,已售出17套。

據接受央視新聞採訪的專家分析,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導致歐洲一些邊遠或貧窮地區人口穩步減少、經濟萎縮。爲避免徹底淪爲空城,不少小鎮以“低價房”爲賣點,吸引外來人口加入。除了克羅地亞以外,在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一歐元賣房的情況也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