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匯存底 美元佔比連二季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IMF)24日公佈最新報告顯示,美元在各國央行外匯存底的佔比從第二季的61.2%降至第三季的60.4%,連二季下降,但美元仍是全球央行持有最多的儲備貨幣。

追蹤美元兌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25日盤中上漲0.05%至90.3660。美元今年以來累計下跌6.4%,全年表現創下2017年以來最差。

IMF數據顯示,第三季美元存底總計達到6.937兆美元,約佔全球外匯存底的60.4%,此佔比不如去年同期的61.5%。至於今年第二季美元存底爲6.899兆美元、佔比61.2%。整體來看,第三季全球外匯存底攀升至12.254兆美元,不僅高於第二季的12.012兆美元,更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地緣政治實力不斷消退,加上龐大債務負擔、替代貨幣興起,部分分析師開始懷疑美元是否能維持存底貨幣的主導地位

研究機構Rosenberg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策略師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與其他全球儲備貨幣相同,美元有一天可能喪失主導地位,但此情況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機率極低。

羅森伯格認爲,美元目前處於週期性熊市,而非瀕臨崩盤邊緣。羅森伯格表示:「美元擁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即便在新冠疫情後也沒有顯現立即消退的跡象」。

數據亦顯示,歐元第三季在全球外匯存底的佔比持穩於20.5%,與第二季佔比20.1%相近。在2009年高峰時期,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的佔比高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