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聲變有聲 北榮治癒罕見的中耳炎病變

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蕭安穗(左二)的團隊病友黃先生合影。(北榮提供)

爲了醫治相當罕見的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並乳突炎及珍珠瘤,臺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蕭安穗的團隊精心策劃階段手術,成功讓病人失聰2年半、失業3年後重回有聲世界

41歲的黃先生高中時得到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並乳突炎及珍珠瘤,多次進出醫院手術與藥物治療,聽力不至於影響太大,日常生活無須依靠助聽器。不過,他在35歲突然病情急轉直下,反覆發作雙耳聽力幾乎喪失,同時伴隨嚴重暈眩,雙耳極重度聽損,從此生活在無聲世界。

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蕭安穗的團隊爲黃先生精心策劃兩階段手術。第一階段手術將中耳與乳突腔長久發炎黏膜肉芽組織徹底切除並整個封閉起來,半年後的第二階段手術即安排植入人工電子耳。

黃先生罹患的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並乳突炎及珍珠瘤,即是一種臨牀上非常棘手的慢性中耳炎,與身體某種過敏反應有關。還好術後傷口恢復順利,在聽語團隊協助積極聽能復健及家人全心陪伴之下,黃先生終於在失聰2年半、失業3年後重回有聲世界。

蕭安穗表示,高黏稠性耳漏、中耳及乳突腔長滿肉芽組織,通常伴有鼻息肉哮喘病史,症狀嚴重需要局部全身性類固醇治療,但因中耳及乳突內高黏滯性分泌物與肉芽叢生,容易合併細菌感染,長期反覆發炎不僅會破壞耳膜、中耳聽小骨結構,導致聽力傳導變差,細菌毒素也會破壞內耳聽覺與平衡器官